嗟春来何迟。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
此际飘零,词客倦游何依。悲揽蕙,愁搴蓠。
似左徒行吟江涯。
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
登临地,芳菲时。几红牙按折,白袷寻诗。
底事尊前双泪,者回难持。埋香恨、今谁知。
剩短碑、凄凉题辞。更不绾春愁,垂杨过篱三两枝。
嗟春来何迟。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
此际飘零,词客倦游何依。悲揽蕙,愁搴蓠。
似左徒行吟江涯。
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
登临地,芳菲时。几红牙按折,白袷寻诗。
底事尊前双泪,者回难持。埋香恨、今谁知。
剩短碑、凄凉题辞。更不绾春愁,垂杨过篱三两枝。
这首词以"嗟春来何迟"开篇,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感叹,如同春日里的落花飞散,江边的雾气弥漫,暗示了时光易逝,人生飘零之感。词人借景抒情,流露出倦于游历,无处寄托的情感,仿佛屈原般在江边独自吟唱。
接着,词人感慨青春不再,青山故国遥不可及,回首往事如梦,令人迷茫。在美好的春光中,他们曾一同游历,但如今友人爽约,词人只能独自凭吊,抚琴作诗,却难抑心中的哀伤。酒杯前的泪水,难以抑制,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埋香之情,如今又有谁知?剩下的只有那简短的墓志铭,凄凉而感伤。词人不愿再承载春愁,只愿看到垂杨在篱笆边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别与哀愁。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人事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乾坤清淑气,之子禀能全。
同穴心宁负,存孤死未捐。
歌传黄鹄咏,诗诵柏舟篇。
玉貌先时毁,冰心映日妍。
机丝寒夜月,妆匣冷秋烟。
太史风方采,仙郎名已传。
定评舆论合,特命九重宣。
泉壤回阳日,杯捲慰暮年。
中流有柱石,万古砥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