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怀乡之情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孤独。首句“我行未云远”表明诗人在旅途中,心向往着遥远的地方,但又无奈地“回顾惨风凉”,春天的风虽然和煦,却也带来了一丝凉意,这里的“惨”字用得好,既形容了风,也透露了诗人的情感。
接着,“春燕应节起”与“高飞拂尘梁”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燕子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活跃起来,它们在屋梁间自由穿梭,似乎是在对比诗人的不自由。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边疆的大雁在长空中悲鸣,仿佛替诗人传递着对远方家园的告别之情。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则写出了诗人独处的景象。孤单的水鸟在清澈的池塘边鸣叫,它们不畏寒冷,从夏季到秋季,甚至是秋天的霜冻,都能坚持生活,这与诗人的境遇形成了对比。
末尾“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愁之情。春夜漫长,不仅是时间上的延伸,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难为辞”四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沉,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以及深切的乡愁。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起来的佳作。
少不学为吏,僶俛亦非良。
终日簿书间,忽疑鬓发苍。
无闻畏后生,素习成兼忘。
吾子岂独迷,相从道文章。
上论圣贤心,下救世俗荒。
磊落古人风,粲然在我旁。
精莩眩日月,爰居惑铿锵。
置此但为好,切磋非所望。
吾昔读汉书,远嘉马文渊。
慷慨有大志,不辞走穷边。
尝言功名期,当及少壮年。
生图万里勋,死裹马革还。
此语颇豪荡,书之在青编。
其人虽已亡,其意犹凛焉。
羌戎未伏诛,王旅多丧偏。
安得如此人,西行陇与汧。
借筹资方略,还为天子言。
海上惟叹息,今时岂无贤。
忽闻张公子,奋起殊欣然。
历览泾渭旁,究观敌根源。
宁复谢古人,正堪豁忧煎。
卫青出行伍,去病幸有天。
相继取封侯,有若翻手间。
男儿谁不如,可得甘弃捐。
读书反三黜,何用师孔宣。
我岂少游徒,规规守乡田。
力弱非志弱,送君心长悬。
庙廊接武窥风范,藩翰交符识典刑。
即听攀辕倾里巷,少回征辔燕家亭。
池边密叶听莺语,庭下残花坠鹤翎。
不必阳关动离思,西湖柳色正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