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
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
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
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
但余清境得厌饫,天应用此相偿耳。
我当兴发竟相觅,一棹西风健行李。
登临尚能为君赋,要使江山增胜气。
议郎诗眼发天藏,咄嗟办楼临汝水。
遥知残夜笙歌散,月出东南人独倚。
纤云灭尽光下彻,微波不兴天著底。
忽惊白昼在轩窗,试数游鱼见鳞尾。
平生肮脏笑伊优,官冷对人言少味。
但余清境得厌饫,天应用此相偿耳。
我当兴发竟相觅,一棹西风健行李。
登临尚能为君赋,要使江山增胜气。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寄题彭思禹水明楼》。诗中描绘了议郎的诗眼洞悉天机,轻而易举地建造了一座楼阁,俯瞰着汝水。夜晚笙歌散去,月光洒落,云雾消散,水面平静,天空与大地融为一体。突然间,白昼仿佛出现在了窗户之间,诗人惊喜地发现游鱼清晰可见。诗人自嘲一生正直,面对官场感到乏味,但在这清幽的环境中得到了满足。他期待着激发创作灵感,乘着西风,以一叶扁舟为行旅,继续探索和创作。最后,诗人表示将为这美景赋诗,以增添江山的气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创作自由和心灵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正夕阳间,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
高低帘幕迥,但风摇环佩,细声频触。
瘦怯单衣,凉生两袖,零乱庭梧窗竹。
相思谁能会,是归程客梦,路谙心熟。
况时节黄昏,闲门人静,凭栏身独。欢情何太速。
岁华似、飞马驰轻毂。
谩自叹、河阳青鬓,苒苒如霜,把菱花、怅然凝目。
老去疏狂减,思堕策、小坊幽曲。趁游乐、繁华国。
回首无绪,清泪纷于红菽。话愁更堪剪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