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昙阳仙师纯节祠》
《谒昙阳仙师纯节祠》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皎月出高天,团团照灵祠。

中有一片心,晦朔长不亏。

秉介在韶年,抗节矢幽闺。

宁希世人是,况乃论情私。

临当就羽化,金剪裁绿丝。

芙蓉秀朝日,根不弃涂泥。

过客尽回车,而我思夷齐。

何必沾殷粟,然后首阳薇。

智者快其仁,愚者惜其饥。

焉知非冲举,千载复来仪。

(0)
鉴赏

此诗《谒昙阳仙师纯节祠》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描绘月光下的灵祠,以及对仙师纯节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高尚节操与超凡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皎月出高天,团团照灵祠”以月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月光洒落在灵祠之上,仿佛赋予了祠堂以生命。接下来,“中有一片心,晦朔长不亏”则直接点明了祠堂内供奉的仙师纯节,他的内心如同月亮一般,无论阴晴圆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

“秉介在韶年,抗节矢幽闺”进一步描述了仙师纯节年轻时便已立下高洁的志向,即使身处幽静的闺房之中,也未曾放弃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与世俗的评价无关,体现了他内心的坚定与纯净。

“宁希世人是,况乃论情私”表达了仙师纯节对于世俗价值的超越,他不以世人的评价为标准,更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私欲而妥协。这种超脱的精神境界,正是诗人所仰慕的。

“临当就羽化,金剪裁绿丝”暗示仙师即将羽化成仙,如同用金剪裁剪绿丝般轻盈自如,预示着他将脱离尘世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芙蓉秀朝日,根不弃涂泥”以芙蓉花比喻仙师纯节,即使在朝日的映照下依然保持其高洁之姿,其根部却从不放弃生长于污浊之地,象征着仙师纯节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自我,不被环境所污染。

“过客尽回车,而我思夷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伯夷和叔齐的敬仰,他们坚守节操,不食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诗人虽不能像他们那样绝食,但心中同样怀有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何必沾殷粟,然后首阳薇”则是对前文引用的典故进行反思,指出真正的高尚并非依赖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坚守与选择。

“智者快其仁,愚者惜其饥”强调了智慧与仁慈之间的关系,智者能够理解并实践仁慈,而愚者往往因物质的匮乏而无法做到。

“焉知非冲举,千载复来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师纯节超凡脱俗的敬仰,认为仙师的离去并非真正的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影响着后世之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师纯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高尚道德与超凡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再游盘山

蓟州城北黄崖前,水甘土厚多平阡。

崇山特起矗霄汉,栝柏夹路阴参天。

回峦复嶂倍娟秀,幽林邃谷时夤缘。

云藏古寺行未到,树杪先有钟声传。

数峰突兀势陡绝,上迫箕尾双星躔。

峨峨石状兽蹲立,因风摇曳如空悬。

深潭清冷那可测,知是百尺神龙渊。

钵泉恍惚有海眼,潮井呼噏通百川。

不然泛滥亦易挹,何为万古清涓涓。

神工融结天巧凿,更骋远目穷高巅。

渔阳古郡最阻阨,屹为左辅雄幽燕。

即今交河远置候,此实堂奥非临边。

太平粗喜有端绪,石根沙碛皆原田。

偶兹登陟聊驻旆,用寄襟抱题斯篇。

(0)

白纻四时词四首·其三

馆娃宫畔风萧萧,芙蓉陨香杨柳凋。

银河影淡乌鹊桥,荧荧双星丽碧霄。

美人微醉脸红潮,筵前举袖催玉箫。

举歌白纻斗娇娆,越罗楚练风飘飘。

此时奉君情欲绝,铜龙夜深宫水咽,银床低转梧桐月。

(0)

秋夜鹅池侍宴应教

车马荒村夜,流萤水面多。

野云停几席,江月引笙歌。

樽湛淮南酒,池添道士鹅。

白头惭受简,休问赋如何。

(0)

宿学公房

僧斋闭秋草,无事应朝眠。

改座番逢客,收书误触弦。

情高云上鸟,心定夜初禅。

不尽江花意,还将处处船。

(0)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其五

岁将大计,万国来朝。车骑驰骛,四牡有骄。

翟茀错举,琮璜宣昭。公车济盈,群策毕招。

末士殉荣,通人见超。惟我正则,以嬉以敖。

(0)

沪上赠梁启超

有人雄起琉璃海,兽魄蛙魂龙所徒。

天发杀机蛇起陆,羔方婚礼鬼盈车。

南朝文酒韬乾战,西婉山川失宝书。

君自为繁我为简,白云归去帝之居。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