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路十韵》
《峡路十韵》全文
宋 / 唐庚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上马复下马,羸躯不暂停。

铃声今古道,柳色短长亭。

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

羊归沿绝壁,鹿饮入寒汀。

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

云来通玉垒,江去背沧溟。

春少花难折,霜多叶易零。

爱山犹著物,畏栈未忘形。

事业知安在,艰危已备经。

宦游方此始,何日遂鸿冥。

(0)
鉴赏

这首《峡路十韵》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行走在峡谷之路的复杂心境与沿途景色。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首句“上马复下马,羸躯不暂停”,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行旅之艰辛,马不停蹄地穿越峡谷,身体疲惫却无法停下脚步,形象地描绘出旅途的劳顿与不易。

“铃声今古道,柳色短长亭”两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将历史的延续与自然的变换巧妙融合,既展现了道路的古老与漫长,又暗示了旅途中的短暂休息与美好景致。

“乱石波翻雪,洪崖岫破青”则进一步描绘了峡谷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乱石与波浪、雪山与翠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羊归沿绝壁,鹿饮入寒汀”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寓意着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共处。

“两岸浑遮月,中天略见星”描绘了夜晚峡谷的景象,月光被两岸的山峦遮挡,仅在天空中隐约可见几颗星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云来通玉垒,江去背沧溟”则以云与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春少花难折,霜多叶易零”通过季节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爱山犹著物,畏栈未忘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险峻栈道的畏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与平衡。

“事业知安在,艰危已备经”则是对个人命运与人生追求的深思,面对未知与挑战,诗人既有所期待,也有所准备。

“宦游方此始,何日遂鸿冥”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虽然当前的旅程充满艰辛,但诗人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向往。

整体而言,《峡路十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通过对峡谷之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唐庚

唐庚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和郡守简一川韵二首·其二

岛屿孤标传海外,东南奇胜迥人间。

楼台隔水深深映,猿鹤依人故故闲。

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识大苏颜。

迁臣过客遥相感,儒雅风流自一班。

(0)

飞云顶再用前韵·其一

沧海目初纵,清宵势欲临。

人间无此客,天下共论心。

闽越青还断,燕齐望更深。

却怜旸谷日,夜半照孤岑。

(0)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五

名利滔滔逝不还,是谁于此更开颜。

人间尽遂浮生乐,梦觉元来第一关。

(0)

山中寄冯次冈

忆昔洛澄里,竹阁深微凉。

款语迟刻烛,披衣起联床。

讵意十六载,睽异天各方。

徘徊樾森楼,悲观共登堂。

青春庆嘉衣,浩首怜故乡。

童稚倏已惊,主宾浑相忘。

环列驻清荫,逶迤转回塘。

景色夕更佳,为乐讵未央。

愿言常见亲,眷藉君子光。

(0)

留别伦右溪十咏·其四浴日亭

窅然天地起玄思,浴日亭边忆汝时。

此去蓬莱知不远,金银宫阙碧参差。

(0)

送丘知县道隆

万里江天挐去舟,美人江北越山留。

乾坤宽着男儿脚,湖海谁多廊庙忧。

极目莺花迎远旆,塞天星斗豁吟眸。

重帏归问真消息,为说尊翁旧破裘。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