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滔滔逝不还,是谁于此更开颜。
人间尽遂浮生乐,梦觉元来第一关。
名利滔滔逝不还,是谁于此更开颜。
人间尽遂浮生乐,梦觉元来第一关。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描绘了在山中秋夜中对名利与现实的反思。诗人王渐逵通过“名利滔滔逝不还”这一句,直接点出了名利的虚幻与短暂,暗示了追求名利的徒劳无功。接着,“是谁于此更开颜”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寻找那个在名利的漩涡中还能保持微笑的人,引人深思。
“人间尽遂浮生乐”表达了对世俗生活中的快乐的普遍追求,但紧接着的“梦觉元来第一关”则揭示了这种追求背后的真相——所有的快乐都是短暂的,如同梦境一般,醒来后一切归于空无。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本质,即所有物质的、表面的快乐都无法持久,真正的满足和解脱往往在心灵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引导读者思考名利与幸福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间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役役岁将暮,闲暇不易得。
高贤会山阿,恨此云雾隔。
敬亭新归人,金台旧游客。
偕彼东皋翁,于焉话畴昔。
心契金兰交,意探山水迹。
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
君虽倦游归,有志终致泽。
长歌楚狂词,痛哭贾生策。
努力青云衢,毋使头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