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凋残久,登临法界宽。
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
断碑横蔓草,剥落有谁看。
鹿苑凋残久,登临法界宽。
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
断碑横蔓草,剥落有谁看。
这首清代诗人显应的《过建隆寺访友》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古寺景象。首句“鹿苑凋残久”暗示了寺庙曾有生机但现在已显衰败,"鹿苑"常用来代指佛寺。"登临法界宽"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心境开阔,佛法无边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孤云穿竹细,宿鸟出林寒"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孤云穿透竹林,显得竹影斑驳,夜晚宿鸟从寒冷的树林中飞出,增添了寂静与凄清的氛围。
"井废泉何在,花深露未乾"进一步揭示了寺庙的荒凉,废弃的水井和未干的露珠都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断碑横蔓草"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断裂的石碑被野草覆盖,无人问津。
最后,"剥落有谁看"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历史遗物被遗忘的忧虑,也寓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寺的荒凉,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与历史沧桑感。
胡飙乱卷星如雨,予归淮南君去楚。
明月浸冷广陵船,绿蘋愁绝潇湘渚。
尺书在袖数雁鸿,美人中夜怨砧杵。
乾坤日远欲问谁,阊阖天高重遇女。
一笑浮云坠青天,五平金茎听白苎。
万片龙鳞江上来,为尔直取天河煮。
共向天门骑白螭,肯向人间问腐鼠。
醉来高卧北斗旁,无数松篁月下语。
驾言俯长河,行行至南浦。
荆棘一何深,没我旧时渡。
三年滞行旅,今日返其素。
阶上兰蕙花,是我昔所树。
摇落萧艾旁,芬香日以故。
洲渚郁苍苍,瞻彼鸥与鹭。
若或见其俦,翩翩翔且顾。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悟。
行矣事者耕,秉耒躬晨雾。
寄谢逍遥子,与尔谐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