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将香剂学江梅,及嗅梅花始觉非。
月夜故园浮动处,攀条嚼蕊几时归。
每将香剂学江梅,及嗅梅花始觉非。
月夜故园浮动处,攀条嚼蕊几时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初见梅花三绝句奉呈王丰甫待制》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次见到梅花时的独特感受。
首句“每将香剂学江梅”,诗人以“香剂”比喻自己对梅花香气的追求与模仿,表达了对梅花香气的向往之情。“江梅”在这里不仅指出了梅花的品种,也暗示了梅花生长在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为下文的场景设定铺垫。
次句“及嗅梅花始觉非”,当诗人真正嗅到梅花的香气时,却感到有些不妥或不完全符合心中的期待。这或许是因为诗人对梅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或者是对梅花香气的独特理解,使得他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有所偏差。
后两句“月夜故园浮动处,攀条嚼蕊几时归”,描绘了一个月光下的场景,诗人仿佛置身于故乡的梅花林中,月光洒在浮动的梅花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渴望回到那片梅花林中,与梅花共度时光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体验,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正莓墙、柳绵低度,枝头红紫飞尽。
秾阴涨绿冰钿碎,浥浥麝兰成阵。仙骨嫩。
悦姑射瑶姬,青幰游琼苑。风前有恨。
也一似宫梅,飘香坠粉,轻点寿阳鬓。
梨花雪,讲道全无清韵。何曾留到春晚。
柔条不受真珠露,滴沥紫檀心晕。芳又润。
待挼放金樽,拚作通宵饮。日高慵困。
任翠幄低云,玉薰泛梦,路入醉乡稳。
猗兰声歇。抱孤琴思远,几番弹彻。
洗耳无人,寂寂行歌古时月。一笑东风又急。
黯消凝、恨听啼鴂。想少陵、还叹飘零,遣兴在吟箧。
愁绝。更离别。待款语迟留,赋归心切。故园梦接。
花影闲门掩春蝶。
重访山中旧隐,有羁怀、未须轻说。
莫相忘,堤上柳、此时共折。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溪流水。
还是,苔痕湔雨,竹影留云,待晴犹未。兰舟静舣,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儿、守定落花不去,湿重寻香两翅。怎知人、一点新愁,寸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