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
《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全文
宋 / 唐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

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馀。

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0)
注释
代:时代。
异:不同。
人亡:人已逝去。
久:长久。
滮池:池塘名。
即:就是。
旧居:过去的住所。
未移:位置未变。
当日地:昔日之地。
无复:不再有。
故时鱼:往日的鱼类。
蒲藻:水生植物,菖蒲和藻类。
依稀:模糊不清。
风波:水面上的波浪。
浩荡:广阔无垠。
水滨:水边。
可问:可以询问。
一为:如果可能。
访庭除:拜访庭院。
翻译
时代变迁,故居已非昔人
池塘依旧,但鱼儿不再
菖蒲水藻隐约可见,水面波涛依旧浩渺
若能询问水边,定当探访旧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询的《华亭十咏》系列中的第六首,题为“陆瑁养鱼池”。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代异人亡久”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已经过去了很久;“滮池即旧居”点出养鱼池曾是某人的居所,如今却成为遗迹。接下来两句“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进一步强调池塘虽然位置未变,但昔日的鱼儿已不再,流露出物换星移的寂寥。

“蒲藻依稀在”描绘了池边的蒲草和藻类还隐约可见,它们见证了岁月的痕迹;“风波浩荡馀”则以自然景象暗示世事的动荡,池水依旧波涛汹涌,人事却已大不同。最后两句“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诗人若有所思,似乎在想象如果可以,他愿意去水边探寻,寻找那些可能留存的记忆,或者向庭除(庭院)的人们询问过去的点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养鱼池的今昔对比,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唐询
朝代:宋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
猜你喜欢

净慧寺

得知谁是再来身,尚忆城中一法尘。

九级弧棱回日月,半龛灯火开梁陈。

林分诃子僧无碍,坛接菩提佛有邻。

共倚风蝉吟往迹,又将诗句种前因。

(0)

既度梅关

北风吹雪满前山,路入新桥第一湾。

物色渐于乡土异,酒杯长傍岭云閒。

献书漫抱当年虑,抚景空嗟世俗顽。

回首梅关天共远,相逢愁见佩刀环。

(0)

赠别堪舆刘纶甫

胸里何尘不扫除,天涯到处适吾庐。

青山绿水恣游眺,淡霭闲云任卷舒。

才得秋风披语座,何堪鸿雁唤离群。

逢人若问山中叟,浊酒留宾只剪蔬。

(0)

挽秋涛先生

时难始识特操殊,为国捐躯孰可符。

名义心存危愈厉,纲常身任死尤扶。

泪流不断九江水,节亮无惭六矢弧。

我共櫜鞬君独厄,忠魂料得气吞胡。

(0)

部院拨兵扫平土寇阮乡兵曾助堵截陈芬阁书来有义举之誉答之

初衣赋就一篮舆,世事悠悠附太虚。

岂谓鼓鼙惊泽鸟,遂令风鹤骇乡闾。

高牙赖有雄威振,陇亩欣依化日锄。

草野敢云干庙略,北窗赢得傲羲遽。

(0)

代寿梁直生八十一

爱庐神自王,八十倍恬愉。

莫逆惟书卷,绝交是利途。

斫轮知养术,行素得真吾。

化雨涵春者,阶前佐舞襦。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