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宅里松犹在,岂识人间有永初。
何必倪文寻法乳,拈毫不觉性情摅。
陶潜宅里松犹在,岂识人间有永初。
何必倪文寻法乳,拈毫不觉性情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彭年的作品,题为《题陈涉江画册(其四)》。诗中以陶潜的居所里的松树为引子,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陶潜宅里松犹在"暗示了历史的长久与个人的短暂,而"岂识人间有永初"则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的无常,连永恒的初时都难以把握。接着,诗人提到"何必倪文寻法乳",意指不必过于追求繁琐的学问或佛法,暗示了对简单生活和直觉情感的珍视。"拈毫不觉性情摅"则表达了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陶潜居所的松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回归本真生活的向往。
紫檀出海南,削成琵琶槽。
上有鸳鸯弦,弹曲声嘈嘈。
客问此何声,新声名绛桃。
一奏桃始华,再奏花枝斜。
笑靥颊晕粉,仙源饭蒸霞。
度作新声曲,春树双莺逐。
双莺掷金梭,鱼藻荡圆波。
陌上行车带结罗,绛桃年少光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