屴崱峰高寺涌泉,松阴翠粒破晴烟。
灵源有隙能开窍,喝水无声不闹禅。
石鼓风鸣青嶂外,通霄路在白云边。
人间亦有蓬莱景,到此登临即是仙。
屴崱峰高寺涌泉,松阴翠粒破晴烟。
灵源有隙能开窍,喝水无声不闹禅。
石鼓风鸣青嶂外,通霄路在白云边。
人间亦有蓬莱景,到此登临即是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观景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屴崱峰高寺涌泉”以“屴崱”形容山峰之高峻,与“涌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中寺庙的幽静与生机。接着,“松阴翠粒破晴烟”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林在晨光中散发出的翠绿光芒,穿透轻薄的雾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灵源有隙能开窍,喝水无声不闹禅”两句,不仅赞美了泉水的清澈与宁静,更借以表达内心的纯净与禅宗的境界,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接下来,“石鼓风鸣青嶂外,通霄路在白云边”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石鼓在风中轻轻作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通往山顶的道路则隐匿于云雾之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探索的乐趣。
最后,“人间亦有蓬莱景,到此登临即是仙”两句,以蓬莱仙境为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与超脱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
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
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
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
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
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
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
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
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
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
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
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
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
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
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
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
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
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
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
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
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
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
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
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
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
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题苗先麓寒镫订韵图》【清·曾国藩】大雅久沦歇,正音委榛芜。永明肇四声,稍变周汉模。开皇集八士,牙旷相饰揄。夜半画刚纪,韵学兹权舆。承袭一千载,灌莽成康衢。韩公颇好古,枉啜六经腴。放者骋游骑,敛者如辕驹。进退失所恃,不得返皇初。有宋盛文藻,才老信狂夫。陈生兴晚明,秉烛照幽墟。胜广驱除毕,沛下风云趋。圣清造元音,昆山一鸿儒。中天悬日月,堂堂烛五书。上追召陵叟,千载若合符。斯文有正轨,来者何于于。江戴扬其波,段孔入其郛。苗髯最晚出,汇为众说都。精思屈鬼膝,高论揖唐虞。鬻熊皎入梦,新火耀天枢。神光不可熄,长夜一镫孤。风雪交四壁,焚膏校残书。人谓髯何惫,髯谓吾自误。自我与髯友,大海礼间鸥。时洗筝笛耳,一听秦青讴。物外有真知,肝鬲助歌歈。爱髯不忍别,作诗写区区。
https://shici.929r.com/shici/9ZvMjAdq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