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狸奴手捉月,两头白牯脚拿烟。
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三面狸奴手捉月,两头白牯脚拿烟。
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悟与超脱的哲学思考。通过“三面狸奴手捉月”、“两头白牯脚拿烟”、“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等夸张而富有象征性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探讨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以及生命的无限可能。
“三面狸奴手捉月”,狸奴本是小巧的动物,却能伸手触及高悬的明月,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奇迹的赞叹,也暗含着对超越常规、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月之高悬,象征着不可触及的崇高理想,而狸奴的手则代表了人类或生物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
“两头白牯脚拿烟”,白牯是传说中的神兽,脚踏烟云,象征着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状态。这一句通过白牯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超越。
“戴冠碧兔立庭柏”,碧兔身着冠冕,站立于庭院之柏,这一场景既充满了童话般的梦幻色彩,又蕴含着对高尚品质与优雅生活的向往。冠冕象征着荣誉与尊严,碧兔与柏树的结合,则暗示着内在精神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脱壳乌龟飞上天”,乌龟通常被认为是缓慢而稳重的象征,脱壳则意味着蜕变与新生。乌龟飞上天,打破了常规的物理限制,展示了生命从低到高、从有限到无限的可能性。这一句不仅是对乌龟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个人成长与超越自我极限的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奇幻色彩的世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自由的价值以及超越常规的可能性。
天孙织锦机边石,粲若云霞成五色。
乘槎仙人携之归,腾入沧溟深莫测。
波涛蚀齧千载馀,上产百尺青珊瑚。
冯夷捧来为我献,文彩照耀扶桑乌。
君不见石家小儿肆行暴,竞巧誇奇真可笑。
高枝大叶似此稀,不待搜罗能自到。
尧舜在上来远人,贡献尽却奇与珍。
我今有此不自惜,持以赠子何殷勤。
岁寒别我金台下,春满南都到官舍。
此行树业当何如,须与珊瑚比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