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高冢郁嵯峨,硕果摇风得几何。
独与群贤留晚翠,终令两浙起颓波。
枫山名德朝参少,杨尹风猷家食多。
此日身骖箕尾去,寒芒夜夜照林阿。
首阳高冢郁嵯峨,硕果摇风得几何。
独与群贤留晚翠,终令两浙起颓波。
枫山名德朝参少,杨尹风猷家食多。
此日身骖箕尾去,寒芒夜夜照林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宗周为悼念周宁宇先生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首阳高冢郁嵯峨”这一句,诗人以首阳山的高大和苍劲,象征着周宁宇先生的崇高人格和深远影响。接下来,“硕果摇风得几何”则表达了对周先生在学术领域贡献的赞美,如同硕果在风中轻轻摇曳,虽小却珍贵。
“独与群贤留晚翠”一句,描绘了周先生与众多贤士共事的情景,即使是在晚年,依然保持着绿意盎然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而“终令两浙起颓波”则进一步强调了周先生对社会、对后人的积极影响,他的精神如同一股清流,能够荡涤污浊,振奋人心。
“枫山名德朝参少,杨尹风猷家食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扬了周先生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淡泊。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更深刻地揭示了周先生的人格特质。
最后,“此日身骖箕尾去,寒芒夜夜照林阿”表达了对周先生逝世的哀悼之情。虽然周先生已离世,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如同夜空中的寒芒,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提醒着后人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对周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和精神品质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南园梦醒,看翩翩凤子,欹斜兰砌。
应是东皇曾属意,长就轻盈灵卉。
百和草薰,一痕藓亚,几簇嫩如水。
金铃护惜,怕被晓莺捎毁。
薄暝斗罢芳菲,粉腰娇困,扶着暖烟起。
欲与残春商久住,春也恐难轻许。
宛约柔情,旖旎倩影,不觉吟风醉。
是花是蝶,滕王彩笔难绘。
青衣江上,正层层苍霭,翠岚欲泻。
佛寺深藏苍翠里,别有留人小榭。
泉急漱萝,风面摆竹,清籁发岩罅。
群鸥惊起,远随帆影东下。
渔乡权当驩场,相逢旧好,屡枉看山驾。
山已租猿楼寓鹤,也许吾求暂假。
稚瓞吹羹,绀茄佐酒,薄醉消长夏。
离枝红处,一声都了吟罢。
银管频催,瑶华重折,别怀柰许。
澹日晖晖,春城梦梦,还是鸠呼雨。
东风酒泛,南风草长,那更北风铃语。
问归程桃花万点,寻源知向何处。
挐音去了,延缘谁见,海水天风今古。
白马潮回,青牛气杳,身世原无住。
垄前麦秀,庞公来往,拥鼻试吟梁甫。
西江水,马驹蹴踏,付堂头举。
天马控西极,鸣鹿在南山。
雪花堕地如掌,猿臂彀黄閒。
左带双鞬鲛箙,右拥单于日逐,小队凯歌还。
白骑故人问,翠墨特勤刊。穷塞主,老胡语,远游篇。
东南月生沧海,耿耿视刀环。
风鹢飞飞更退,秣骥垂垂欲睡,梦语醉钧天。
蒲苇纫无已,磐石转弥顽。
东来风细,南极星临,海屋仙筹频下。
试灯节过,挑菜时新,秩秩宾筵鱼雅。
住近松榆社边,群从跻、亲朋情话。
看双星偕老,盈颠鹤发,齐斟玉斝。
更休题、大纛高牙。梦痕如扫,尚有郎君行马。
义熙甲子,天宝流离,火枣交梨聊且。
去岁重歌鹿鸣,空外噌吰,伊人清暇。
问海滨是否,香山一帧,耆英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