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休誇白胜黔,几回猛省思恹恹。
谋身多为儒冠误,对客休将旧事拈。
萍梗未知何日定,山林应待老夫潜。
兴来坐看云舒卷,风木萧萧落短檐。
得意休誇白胜黔,几回猛省思恹恹。
谋身多为儒冠误,对客休将旧事拈。
萍梗未知何日定,山林应待老夫潜。
兴来坐看云舒卷,风木萧萧落短檐。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诗《再和酣黔韵二首(其二)》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慨。首句“得意休誇白胜黔”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某种得意不再自夸,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种成就或优势。接着,“几回猛省思恹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感到疲倦和沉郁。
“谋身多为儒冠误”揭示了诗人对儒家知识分子身份的反思,认为这种传统道路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他告诫自己“对客休将旧事拈”,即在与人交往时,不必总是提起过去的经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回忆。
“萍梗未知何日定”运用比喻,形容自己的生活如同浮萍,漂泊不定,不知何时能安定下来。而“山林应待老夫潜”则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山林,过平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两句“兴来坐看云舒卷,风木萧萧落短檐”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每当兴致来时,就坐在那里欣赏云卷云舒,享受着秋风中树木落叶的声音,显得淡然又超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归隐理想的深深思考。
曩时谢仁祖,萧散北牗下。
捍拨响鹍弦,天际颇閒暇。
渊明曲肱卧,馀事眼不挂。
便欲俯羲皇,凉飙助矜诧。
纵观两郎传,明如丹青画。
独于避俗翁,英姿犹可借。
此翁多新诗,天成妙风雅。
不从人间来,句法殆神化。
伊予绿发时,奋舌谈王霸。
中岁懒问津,锐意学耕稼。
一往二十年,了不畏嘲骂。
性初嗜清醥,病见杯勺怕。
径作云窗眠,端回俗流驾。
缅怀吴朝歌,南州满声价。
虎脊天厩姿,未覆香罗帕。
顾我乃神交,素书每盈把。
何时逐飞盖,西园乐清夜。
微吟望天末,虚怀聊空写。
我昔居西园,手植竹数个。
凛然如德友,节行不敢破。
朝吟玩霜枝,夜闻萧瑟清。
风吹一旦忽不见,似觉尘土污人衣。
朅来翠云麓,日唯见山不见竹。
虽云山气日夕佳,尚恐无竹令人俗。
昨得与可画,自归尘壁挂。
门开风动之,如枉故人驾。
对山看画信不恶,何人更觅扬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