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一老醉腾腾,南陌东阡喜不胜。
民力农桑家自足,士崇名节道方兴。
骑鲸仙去时犹远,射虎归来气颇增。
莫道幽栖交旧绝,月中亦有打门僧。
太平一老醉腾腾,南陌东阡喜不胜。
民力农桑家自足,士崇名节道方兴。
骑鲸仙去时犹远,射虎归来气颇增。
莫道幽栖交旧绝,月中亦有打门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者在太平盛世中悠然自得的形象。"太平一老醉腾腾",开篇即以老者的醉态烘托出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表现出他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欢愉。"南陌东阡喜不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喜悦之情,老者漫步乡间小路,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诗中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的关注,"民力农桑家自足"表达了他对百姓安居乐业、自给自足生活的赞赏,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同时,"士崇名节道方兴"则强调了士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崇尚,表明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道德风尚得以振兴。
"骑鲸仙去时犹远,射虎归来气颇增",通过典故,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志向不减,暗示他虽向往仙道,但仍积极进取,充满活力。最后一句"莫道幽栖交旧绝,月中亦有打门僧",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仍有朋友来访,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和人情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者的形象,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太平景象,以及诗人对理想社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有虞圣人开明堂,委政师保垂衣裳。
功成治定天降祥,一日三凤鸣朝阳。
羽毛五色云锦张,两凤翥羽北阙旁。
一凤鼓翼天南翔,凤台巍巍临大江。
乌台对耸千尺强,翠竹有实苍梧芳。
十围古柏相倚飞寒霜,凤兮戾止居中央。
坐令喧啾百鸟收其吭,观者四方如堵墙。
圣泽滂,王道昌,千年一运遭明良。
他时凌风会返阿阁上,和鸣协治不可当。
愿操彤管与尔赋乐章,再拜稽首献我皇。
九成雅奏重锵锵,三凤之名传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