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床千卷,记多年伴我,雨钟霜鼓。
利器淬磨誇应手,道可搏犀擒虎。
史合天刑,诗宜人忌,鼠辈何相苦。
穿墉发箧,嘐嗷夜夜声作。
竟尔碎裂牙签,扯挦缥带,蹴断书仓路。
趣具张汤堂下狱,不怕仙能生羽。
谁料幺形,偏凭社穴,只把先生侮。
依然灯后,捧头人立而语。
堆床千卷,记多年伴我,雨钟霜鼓。
利器淬磨誇应手,道可搏犀擒虎。
史合天刑,诗宜人忌,鼠辈何相苦。
穿墉发箧,嘐嗷夜夜声作。
竟尔碎裂牙签,扯挦缥带,蹴断书仓路。
趣具张汤堂下狱,不怕仙能生羽。
谁料幺形,偏凭社穴,只把先生侮。
依然灯后,捧头人立而语。
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旧书被老鼠啃噬的场景,充满了幽默与讽刺。词人王策巧妙地运用了《迦陵词》的韵脚,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转化为富有深意的艺术表达。
“堆床千卷”,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室满是书籍的景象,暗示了词人对书籍的热爱和珍视。“记多年伴我,雨钟霜鼓”,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象征,强调了书籍与词人相伴的长久岁月,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陪伴意义。
接下来,“利器淬磨誇应手,道可搏犀擒虎”两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知识和智慧的自豪感,同时也暗含了对书籍中蕴含力量的认可。“史合天刑,诗宜人忌,鼠辈何相苦”,则进一步揭示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所面临的威胁,无论是历史的记载还是文学的创作,都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这里巧妙地将老鼠喻为破坏者,增加了讽刺意味。
“穿墉发箧,嘐嗷夜夜声作”描绘了老鼠在夜晚的活动,它们悄悄地穿墙入室,打开书箱,发出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宁静的读书环境。“竟尔碎裂牙签,扯挦缥带,蹴断书仓路”,具体描述了老鼠如何破坏书籍,从撕裂书签到扯断书带,甚至踏断了通往知识的路径,形象生动。
“趣具张汤堂下狱,不怕仙能生羽”,这里使用了典故,将老鼠的行为比作张汤(汉代酷吏)的残酷行为,同时又以不怕仙人能够飞翔来反讽,暗示即使是最微小的破坏者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谁料幺形,偏凭社穴,只把先生侮”,指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老鼠,也能凭借它们的智慧和策略,对知识的守护者——词人——构成侮辱。
最后,“依然灯后,捧头人立而语”,以平静的语气结束,仿佛词人在面对这一幕时,心中既有无奈也有反思,或许在灯下,他正思考着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知识遗产,或是如何以更智慧的方式来应对这样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词人对书籍的深厚情感,也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反映了对知识被破坏的忧虑,以及对智慧与力量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涉江真畸人,山水兴不浅。
筑庵傍林舍,宿愿久未践。
偶然获此卷,失笑颇自遣。
居然洞庭西,缥缈窥叠巘。
乱作今五年,歇浦等潜遁。
湖山嗟被污,欲往空馀愤。
卷中乾净土,寄意固已远。
画人辛至乙,巧合事犹罕。
我生实胥门,羁吴亦忘返。
何时结夫子,聊作寻梅伴。
所忧名为累,姓字端可变。
身阴焉用文,相视应一泫。
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
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
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
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
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
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
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
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
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
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
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
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
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
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
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
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
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
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
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
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
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
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
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题刘聚卿汴学二体石经》【清·郑孝胥】汴学经久亡,残石定有几。山夫记五碑,为数疑不止。汴中新出土,《中庸》亦可喜。薄家见四册,犹未及丁氏。九经得其三,三百数十纸。竞为聚卿得,默相有神鬼。聚卿负侠气,好古力尤伟。罗君劝摹刻,辄以翁孙比。此议诚大佳,我意欲稍俟。祥符陈留间,猿叟所亲履。已云多湮匿,顾朱语非是。安知开封学,石板果尽毁。士夫常漏略,碑贾或可恃。及今力搜索,奇秘傥再启。石斋断碑砚,珍重已如彼。得石加护持,摹刻安可拟?天惊石破事,亦在人为耳。却嗟章杨辈,素号精篆体。蜀经皆题名,此刻胡不尔?古人重经学,视书特小技。用意极尊严,谁欤会微旨?老夫丁世乱,睹此空掩涕。儿时真隔生,背经泻瓶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2wd4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