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欲向山阴去,端为林泉作此行。
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
扁舟欲向山阴去,端为林泉作此行。
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诗人乘坐扁舟前往山阴,旨在探访自然与隐逸之美的场景,展现了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生活的追慕。诗中的“端为林泉作此行”表达了诗人此行的真正目的,即为了追寻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而“不独卷中携栗里,还于句里得渊明”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不仅在实际的旅行中寻找自然之美,更在心灵深处找到了与古代隐士陶渊明的精神共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实现。
女床镜照双鸾舞,夜半阳台行梦雨。
万方仪态喁喁语,素女轩皇术何古?
宝帐流苏中有人,一枝雨泣梨花春。
横陈玉体惜不得,温香暖抱初回身。
怨玉愁珠吟感遇,枕畔脂香诵佳句。
别后相思春水深,红云洞隔桃花气。
才名鹊起海东天,何武称诗最妙年。
毡影立馀门外雪,角声吹散幕中莲。
愧无相业夸传钵,好向神州快著鞭。
毕竟功名出科第,莫将竹帛薄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