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歌》
《放歌》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道人颜色好,称是汉时民。

不逐龙虎斗,空随麋鹿春。

浩歌移嵩岳,意气凌衣巾。

轩荣何足语,高节滋嶙峋。

(0)
鉴赏

这首诗《放歌》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首句“道人颜色好,称是汉时民”,开篇即以“道人”这一形象引入,描绘出一位面容和善、气质脱俗的人物,仿佛是从遥远的汉代穿越而来,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接着,“不逐龙虎斗,空随麋鹿春”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位道人的生活哲学——他选择远离世俗的争斗与喧嚣,而是与自然界的动物和谐共处,享受着春天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浩歌移嵩岳,意气凌衣巾”则展现了道人豪迈的歌声,似乎能够撼动巍峨的嵩山,其意气风发、超凡脱俗的气概,连同他的衣巾都显得格外飞扬,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与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夸张,更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由、独立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轩荣何足语,高节滋嶙峋”两句,将笔触转向对世俗荣誉的反思。诗人认为,那些表面的荣耀与成就,在真正意义上无法与高尚的节操相提并论。这里的“高节”既指道人的道德品质,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对理想人格的追求。通过“嶙峋”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高尚节操的坚韧与不屈,如同山石般历久弥坚。

整体而言,《放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思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个人品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及在纷扰世间的坚守与超越。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墨葵

蜀缬戎戎被众芳,一时开遍墨君堂。

谁从黑水翻新锦,忽有玄云抱太阳。

浓雾满庭花不见,乌衣小院日偏长。

无烦再乞廷圭麝,画入徐熙碧槛傍。

(0)

御花园花朝

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

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绕画堂。

綵燕缤纷先社日,青幡摇曳引韶阳。

莫嫌花事迟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

(0)

春日信笔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0)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其二

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并世,深根且固蒂。

人言可医国,可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0)

最高楼.咏梅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沉香亭上看。树不着唐昌宫里玩。衣带水,隔风烟。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0)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