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微阳到朔风,厌看浪激在寒空。
西山朝爽严城外,十月江梅藻句中。
自许疏丛分冻雀,那堪上苑集冥鸿。
纤埃似隔清凉国,佛火琉璃夜半红。
满院微阳到朔风,厌看浪激在寒空。
西山朝爽严城外,十月江梅藻句中。
自许疏丛分冻雀,那堪上苑集冥鸿。
纤埃似隔清凉国,佛火琉璃夜半红。
这首明代诗人沈泰鸿的《长安冬日即事二首(其一)》描绘了长安冬季的景象。首句“满院微阳到朔风”写出了冬日阳光微弱,寒风吹过庭院的场景,透露出一丝冷寂。次句“厌看浪激在寒空”则通过比喻,形容冷风吹动的云彩如同波浪翻滚,显得天空更为寒冷。
第三句“西山朝爽严城外”转而描绘远处的西山,早晨的清爽气息穿透城墙,暗示着冬日清晨的清新。第四句“十月江梅藻句中”点出时令,虽然已是深秋,但诗人仍以江梅为意象,期待着冬日的梅花开放,带给人些许暖意。
第五、六句“自许疏丛分冻雀,那堪上苑集冥鸿”进一步刻画冬日景象,诗人自比为稀疏的梅树,与冻雀共度寒冷,而皇宫苑囿中的大雁却聚集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纤埃似隔清凉国,佛火琉璃夜半红”以佛光映照的琉璃色,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凉境界,即使冬夜微尘浮动,佛光依然明亮,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长安冬季的冷峻与静谧,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思。
讲事时农隙,斿车引狩畋。
旌门开霁野,帐殿拂霜天。
星斗随华盖,风云逐宝鞭。
翼开花浪急,围合锦城圆。
射狡无遗镞,从奔必应弦。
迹人轻过电,骑队速回漩。
鸷翮纷争击,材卢亦竞先。
亟来馀逸足,径下不虚拳。
勇气凌金鼓,欢声杂筦弦。
抗緌分逆顺,植表阅周旋。
汤德逾三面,尧心岂两豜。
颁禽均近列,赐帛及高年。
坐幄陈慈宴,停舆劳力田。
鸣铙回綵仗,斜日下濛泉。
宁校虞旗获,聊供庙俎鲜。
简稽严卒乘,典制寓蹄筌。
甫草深怀古,磻溪念得贤。
威灵增震耀,夷虏慑腥膻。
羽猎尝箴汉,车攻昔美宣。
词臣兹纪咏,抑未愧前篇。
小圃酴醾烂熳开,盈箱采得寄铜台。
当花对酒熏然意,似到清香洞里来。
紞如惊晓鼓,仙旆戒晨兴。
万臂攀朱毂,千兵拥绿縢。
归途非杳邈,高步即严凝。
竹马光前迹,蒲鞭掩旧称。
睿襟思启沃,宸扆伫疑丞。
舆论方盈耳,佥谋尽伏膺。
公乎调大鼎,皇矣赉良肱。
属吏垂三异,微才仅五能。
梁园暂未至,燕馆愧先登。
北海难充荐,西曹久见矜。
顽金虽自况,巧冶欲谁凭。
深结君轩恋,翻思附骥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