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矣悲夫,忽到处、蛩声唧唧。
如助我、小窗愁思,一何凄切。
几度搅回庄叟梦,无端擅踞相如壁。
自三更拥被、五更来,无休歇。岂无故,长饶舌。
纵有恨,和谁说。但漫空月影,桂香飘屑。
属国羁臣南望泪,左徒弟子伤心日。
问人间、多少不平鸣,君其一。
秋矣悲夫,忽到处、蛩声唧唧。
如助我、小窗愁思,一何凄切。
几度搅回庄叟梦,无端擅踞相如壁。
自三更拥被、五更来,无休歇。岂无故,长饶舌。
纵有恨,和谁说。但漫空月影,桂香飘屑。
属国羁臣南望泪,左徒弟子伤心日。
问人间、多少不平鸣,君其一。
这首《满江红·秋蛩》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秋蛩的鸣叫,渲染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氛围。
开篇“秋矣悲夫”,直接点明季节与情感基调,秋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忽到处、蛩声唧唧”,以秋蛩的叫声作为引子,仿佛在诉说着夜的寂静与孤独。接下来的“如助我、小窗愁思,一何凄切”一句,将秋蛩的声音与诗人的愁绪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共鸣的效果,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哀伤。
“几度搅回庄叟梦,无端擅踞相如壁”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庄周梦蝶的故事与司马相如的典故,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而“自三更拥被、五更来,无休歇”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难以入眠的痛苦状态,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煎熬。
后半部分“岂无故,长饶舌。纵有恨,和谁说”表达了诗人对无处倾诉的无奈与悲哀。接着“但漫空月影,桂香飘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月光洒落,桂花飘散,既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属国羁臣南望泪,左徒弟子伤心日”引用了苏武和屈原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感慨。而“问人间、多少不平鸣,君其一”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与反思,同时也自谦地认为自己只是众多不平之鸣中的一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