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给事知越州》
《送程给事知越州》全文
宋 / 石牧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越绝江东第一州,邦人相庆得贤侯。

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

去醉湖山无贺老,坐吟风月揖浮丘。

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

(0)
注释
越绝:越过。
江东:长江以东。
第一州:最大州。
邦人:百姓。
贤侯:贤明的太守。
和气:温暖的气氛。
先春到:早于春天到来。
伫听:期待倾听。
欢谣:百姓的歌谣。
混海流:如海浪般流淌。
去醉:离开醉翁。
贺老:贺知章(唐代诗人)。
坐吟:坐着吟诗。
浮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丁宁诏:皇帝的郑重叮嘱。
归来:返回。
侍冕旒:侍奉君王。
翻译
越过长江以东的第一大州,百姓们欣喜迎来贤明的太守。
他已预知和煦的春意先期而至,期待听到百姓的欢歌如海浪般流淌。
离开时无需向贺知章那样的醉翁道别,只在月下风前向仙人浮丘致意。
此行必会接到皇帝的郑重叮嘱,年迈后再归,将侍奉君王左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能的官员赴任越州,受到百姓庆贺的情景。开篇“越绝江东第一州”即点出了越州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邦人相庆得贤侯”表明新任官员深受民众爱戴。

随后“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写出了诗人对这位贤侯所带来和煦气氛的期待,以及对其治下百姓快乐生活的美好预期。这里的“和气”暗示了官员的德行,而“欢谣”则反映出民心所向。

第三句“去醉湖山无贺老,坐吟风月揖浮丘”中,“去醉湖山”可能是指诗人对这位新任官员的祝愿,即希望他能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忘却烦恼。后半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风月中吟咏,心旷神怡的情景。

最后两句“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显示出诗人对这次任职的重视,以及对未来能再次见证贤侯政绩的期待。这里的“更老”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或许也隐含着诗人希望自己能长寿,以便继续见证和记录这些美好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官员德行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局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良政的向往和期待。

作者介绍

石牧之
朝代:宋

(1015—1093)越州新昌人,字圣咨。石待旦从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为天台令,有母讼子逆者,牧之训敕之,遂为善良。时与王安石、陈襄,号江东三贤宰。改著作佐郎。历知二县,通判二州,入为越王宫太学教授,监在京曲院,官至知温州。致仕优游十余年卒。在温酬唱篇咏,集为《永嘉唱和》。有《易论解经训传》及杂文歌诗等。
猜你喜欢

宿竹瓦铺二首·其二

连根煮菜种,带叶■生薪。琐琐无庸叹,区区愧此身。

(0)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题赠四首·其三

囊有清诗无一钱,夜窗翻倒谩妨眠。

荆溪溪上长回首,不见音书已二年。

(0)

春日杂言十一首·其二

山寒花事自迟迟,归至况当梅谢时。

祇有山樱能照眼,属遭风雨又离披。

(0)

拜朱仲卿墓

西都何啻万公卿,纸上空能阅姓名。

桐乡啬夫少吏尔,墓木梢云独未平。

(0)

雨后口占简在伯二首·其二

蕉心待雨慵能展,柳叶非秋间自零。

觅句政资闲草木,荒凉于此只空庭。

(0)

呈明叔七首·其五

手种竹边梅一株,地幽终觉病而癯。

不然我尔要相似,异日重看瘠解腴。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