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肩舆上翠微,烟光峦气湿人衣。
桃花片片随流去,岩漏泠泠作雨飞。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
观音阁上清风爽,拟我诸公吟未归。
暇日肩舆上翠微,烟光峦气湿人衣。
桃花片片随流去,岩漏泠泠作雨飞。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
观音阁上清风爽,拟我诸公吟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闲暇的日子里乘坐肩舆游览翠微山的景象。烟雾缭绕,山岚湿润,诗人仿佛被这景色浸染。沿途桃花瓣随流水飘落,山涧泉水泠泠作响,如雨滴般洒落,增添了山间的生动与诗意。诗人提及丹井和稚川炼丹之处,以及双峰处滕子读书的遗址,展现出历史文化的痕迹。最后,他在观音阁上感受到清风拂面,想象着先贤们在此吟咏的情境,表达了对古人雅趣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尽兴留连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怀旧之情。
曲栏春已谢。又绿刺钩连,数茎开乍。
过雨晨妆,看香肩初并,薄寒亭榭。
联袂难分,还只绕、蔷薇旧架。
采摘谁怜,一段闲愁,低徊自写。小鸟呼名曾借。
任衔了红巾,啁啾不下。
湘水三妃,更杨家五队,嫣然相亚。
睡起残脂,点石上、青苔如画。
自顾无媒,不愿东风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