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郡界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感慨。首联“嘉陵江畔接荣川,两畔旌旗下濑船”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嘉陵江与荣川交汇处的壮观景象,江边旗帜飘扬,船只在水流中穿梭,营造出一种雄浑的氛围。颔联“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则通过“郡印”和“朝衣”的细节,暗示了诗人身份的转变与对朝廷的怀念,同时巧妙地融入了地理环境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炎瘴之地的适应与对宫廷生活的留恋。
颈联“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进一步展开画面,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在荷塘边小酌,香气随轻舟飘散;在月下的榭台上高声吟诗,仿佛能与天空相接。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尾联“锦字莫嫌归路远,华夷一统太平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向往与喜悦之情。他提醒读者不要因为归途遥远而感到遗憾,而是要珍惜当前和平繁荣的局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国家统一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江东猿鹤,识人间花事。十丈辛夷著花未。
忆春分尚早,梅信才完,花开了、狂蝶痴莺都睡。
此花开近处,不是朱楼,杰阁三层绝依倚。
高与玉山齐,露下遥天,定敕令、井桃回避。
又七载、低颜软尘红,向金马词场,讯他荣悴。
海上云萍遇。笑频年、开樽说剑,登楼选赋。
十万狂花如梦寐,梦里花还如雾。
问醒眼、看时何许。
侬已独醒醒不惯,悔黄金、何不教歌舞。
明月外,思清苦。奇才未必天俱妒。
只君家、通眉长爪,偶然仙去。
花月湖山骄冶甚,一种三生谁付。
只片语、告君休怒。
收拾狂名须趁早,鬓星星、渐近中年路。
容傍我,佛灯住。
妾谁怨兮薄命,一气孔神兮化生若甑。
春山娟兮秋水净,秉贞洁兮妾之性。
聊复歌兮遣兴。夜梦兮食梨,命灵氛兮与子占之。
曰行道兮迟迟,敛角枕兮粲如。风动帷兮心而悲。
云黯黯兮雪飞棘,夫子介兮如石。
苦复留兮不得,望平原兮太息。涕泗横兮沾臆。
送子去兮春树青,望子来兮秋树零。
树有枝兮枝有英,我胡为兮茕茕?孑在此兮山城。
织女兮牛郎,岂谓化兮为参商。欲径度兮河无梁。
霜露侵袭兮,病偃在床。嗟嗟夫子兮,谁与缝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