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须五两始飘扬,容裔摩空几幅张。
讵必赋吴将志越,已看引汉更牵湘。
惊涛骇浪曾何有,抹月批风是所常。
无恙迥悬云海阔,祗疑牛渚泛仙航。
宁须五两始飘扬,容裔摩空几幅张。
讵必赋吴将志越,已看引汉更牵湘。
惊涛骇浪曾何有,抹月批风是所常。
无恙迥悬云海阔,祗疑牛渚泛仙航。
这首诗描绘了石帆室中悬挂的布幔在空中飘扬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布幔随风舞动的动态美。首句“宁须五两始飘扬”以“五两”借指布幔,表达出布幔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接着,“容裔摩空几幅张”进一步描绘布幔在空中自由飘荡的姿态,仿佛几幅画布在天空中展开,充满了飘逸与自在。
“讵必赋吴将志越,已看引汉更牵湘”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布幔不仅限于某一特定情境或情感的表达,而是能够跨越时空,联结不同故事和情感。这里“赋吴将志越”、“引汉更牵湘”分别引用了历史故事,暗示布幔如同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承载着丰富的意蕴。
“惊涛骇浪曾何有,抹月批风是所常”则展示了布幔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无论是汹涌的波涛还是清冷的月光、凛冽的风,布幔都能从容应对,展现出其坚韧与和谐之美。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布幔在不同情境下都能保持其独特魅力的特点。
最后,“无恙迥悬云海阔,祗疑牛渚泛仙航”以广阔的云海和想象中的仙航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布幔在宏大场景中的存在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美好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布幔飘扬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情感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