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时候,又端阳景色,依然满目。
暗柳藏莺千百啭,声绕画帘风竹。
旧恨吟花,新愁泣梦,细雨凝蒲绿。
泪残芳草,断魂何处难续。
休说箫鼓年年,龙舟竞渡,玉碗倾醽醁。
今古兴衰多少事,不尽沅湘万曲。
明月山空,青松露寂,烟水飞云骛。
落霞影里,乍如数椽茅屋。
伤心时候,又端阳景色,依然满目。
暗柳藏莺千百啭,声绕画帘风竹。
旧恨吟花,新愁泣梦,细雨凝蒲绿。
泪残芳草,断魂何处难续。
休说箫鼓年年,龙舟竞渡,玉碗倾醽醁。
今古兴衰多少事,不尽沅湘万曲。
明月山空,青松露寂,烟水飞云骛。
落霞影里,乍如数椽茅屋。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百字令·重五悼亡兼感怀》是一首抒发哀思与感慨的词作。在端午节这个本应欢庆的时刻,词人却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之中,眼前依然是满目的凄凉景象。暗淡的柳树隐藏着无数鸣叫的黄莺,它们的歌声透过画帘和风竹回荡,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孤寂。
词人借花言志,旧日的遗憾如同吟唱在花间的哀歌,新的愁绪在梦境中哭泣,细雨打湿了菖蒲,渲染出一片绿色的哀伤。芳草上的泪水,仿佛无法抚平心中的断肠之痛,逝者已去,留下无尽的思念难以延续。
接下来,词人提到往昔的热闹箫鼓和龙舟竞渡,与今日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世事变迁,欢乐不再。词人感叹历史兴衰无常,沅湘流水承载着无数的故事,而明月照耀下的山川空寂,青松静默,只有烟水和浮云飘过,如同落霞映照下的几间茅屋,孤独而凄凉。
整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沉痛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上至登高眼界宽,蜜陀僧舍富琅玕。
天雄峻塔淩穹漠,泽泻巍阶铁护栏。
虎脑已回仙枕梦,鸡头宁愧国香兰。
登临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