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源即事·其一》
《仙源即事·其一》全文
宋 / 王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花幽草自成春,深入仙源欲避秦。

地僻不知南北事,相逢尽是种桃人。

(0)
翻译
山中的野花和幽静的草木自然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我深入这仙境般的源头,想要避开纷扰的尘世秦地。
注释
山花:指山中野生的花朵。
幽草:深藏在草丛中的草本植物。
自成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春天的景象。
仙源:指隐秘、如仙境般的地方。
避秦:逃避现实世界,尤其是避开政治或社会的纷争。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
南北事:指外界的政治或地理信息。
种桃人:指隐居者或务农之人,这里可能暗指避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之人的田园生活图景,充满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山花幽草自成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大自然在春天不需人工装饰即可展现出的美丽景致,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

紧接着的"深入仙源欲避秦"表明诗人希望远离尘世的纷争和喧嚣,寻求一处清静幽雅之地,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解放。这里的"仙源"指的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即东晋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

第三句"地僻不知南北事"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之争的漠视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尘嚣、淡泊名利的情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末句"相逢尽是种桃人"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这仙源中偶遇同道之人的情景。这里的"种桃人"即指的是那些与诗人有着相同追求和理想的人,他们或许也是寻觅一方净土,以避世俗纷扰之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它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表达,也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镃
朝代:宋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猜你喜欢

登济上酒楼·其一

谪仙本沈冥,季真亦萧爽。

霾名供奉班,浪迹鉴湖长。

纵酒全天真,论诗契玄朗。

乘兴非夙期,间值或偕往。

金龟时自解,宫袍醉相傍。

兹地留芳踪,怀古惬遐想。

兀兀孤城间,危楼自高敞。

(0)

拟古

左手持一缣,右手持一素。

昨日是新人,今日新人故。

将缣来比素,祇在两手间。

怜新与弃故,翻手作波澜。

(0)

呈倪二府

先生词赋擅当场,磊落胸中迥莫方。

调古文章追汉魏,官清瘴疠静江乡。

三城初透春风晓,八桂曾沾宿雨凉。

共道郡中生意早,萧萧悴草亦依阳。

(0)

谒李忠简公祠

片石崚嶒一鉴中,古祠犹为昔贤封。

人间白鹤何年到,海上青骡有路通。

修禊荐蘋仍越俗,登坛挥翰已齐风。

韦玄世业丹霄近,翘望关门气郁葱。

(0)

舟次龙游过大风·其二

扬帆逐浪过江湄,白眼何曾青转时。

斗酒自娱还自笑,无边风月有谁知。

(0)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六

摆脱蹇途事圃农,神工默运享亨丰。

环亭花果千株盛,不是绿黄即白红。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