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乾坤一腐儒,杖藜时访白云居。
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
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
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
我亦乾坤一腐儒,杖藜时访白云居。
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
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
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腐儒的形象,他手持藜杖,时常探访隐居于白云之中的高士。诗人通过“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表达了对传统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最后,“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则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美人在桂林,贻我金琅玕。
高情与逸思,遥下青云端。
相去万馀里,黄鹄飞犹难。
湘滩何悠悠,衡麓峭增盘。
击汰浥清泚,振衣凌巑岏。
奇观洞前古,嘉藻留英翰。
壮游轻路永,远别惊年单。
梦泽流澌解,铃峰零露漙。
遵途返星驾,会阙峨云冠。
伊予婴夙疢,块然慕朋欢。
愧彼桑蓬志,甘此藜藿安。
怀书重端绮,佩言芬如兰。
始愿爱青华,终期同岁寒。
酬德遂有述,展歌情未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