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彭希爽吴景传约游穆山》
《次韵彭希爽吴景传约游穆山》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穆山祗在白云隈,擘石为门任去来。

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散香台。

林藏僧梵含风远,岭隔山樵戴月回。

此地能令高兴别,中秋时近桂初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穆山的幽静与神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穆山祗在白云隈”,以“祗”字强调穆山的隐秘与高远,仿佛它只存在于云雾缭绕之中,暗示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擘石为门任去来”,生动描绘出穆山入口处的奇特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访客开辟的一条通道,既体现了山的险峻,又蕴含着一种自由与开放的精神。

“两涧寒声通法席,数峰秋影散香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穆山的自然之美与宗教氛围。两涧之水潺潺流淌,似乎与法席上的诵经之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数峰秋影则映照在香台上,不仅增添了季节的色彩,也象征着精神的净化与升华。

“林藏僧梵含风远,岭隔山樵戴月回”,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展现出穆山生活的另一面。林间僧侣的梵音随风飘远,传递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山间的樵夫在月光下归来,象征着劳作与生活的和谐统一。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穆山独特魅力的体现。

最后,“此地能令高兴别,中秋时近桂初开”,诗人表达了对穆山的喜爱之情,并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中秋时节,桂花初开,预示着丰收与喜悦的到来。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的转换,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穆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和同年成峡州韵

平生踪迹雁门踦,投老犹甘万里驰。

夜永尚迷行客梦,晓来新得故人诗。

秋高莼美念归处,月白江清下水时。

此日此身无羽翼,输君先去访鸱夷。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三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老来不著便,过犯已弥天。

(0)

题梅山云悦楼

和衣高卧白云堆,门倩云封不妄开。

留向山中自娱悦,莫教一片出山来。

(0)

道院

斋馀深炷一炉香,宴坐怡神阅宝章。

夜静沉沉天籁息,步虚声起月回廊。

(0)

偕冷世修游顶山广福院

山寺寂无僧,空门白云冷。

惟有寒松枝,悠然照潭影。

(0)

浮远堂·其一

西来江水浮天远,卧看飞鸿入杳冥。

云过有山皆点点,潮回无地不青青。

风光浩荡连淮海,气象高寒近日星。

醉里不禁频极目,敔峰如黛涕先零。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