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楼阁水声中,艳色江花间竹红。
禅榻萧条多岁月,断碑零落几春风。
半林夕照喧啼鸟,万顷玻璃漾碧空。
愧我只今云路系,何时重与一尊同。
上方楼阁水声中,艳色江花间竹红。
禅榻萧条多岁月,断碑零落几春风。
半林夕照喧啼鸟,万顷玻璃漾碧空。
愧我只今云路系,何时重与一尊同。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海珠寺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首句“上方楼阁水声中”,以“水声”衬托出楼阁的静谧与高远,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之中,引人遐想。接着,“艳色江花间竹红”一句,色彩鲜明,将江边的花朵与竹林的红色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夏日画卷。
“禅榻萧条多岁月,断碑零落几春风。”这两句转而描绘了寺庙的古朴与沧桑,禅榻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流逝,断碑上刻着的历史痕迹在春风中显得更加寂寥。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半林夕照喧啼鸟,万顷玻璃漾碧空。”夕阳下的树林中,鸟儿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与广阔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而“万顷玻璃漾碧空”一句,用“玻璃”比喻清澈的水面,形象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碧空如洗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愧我只今云路系,何时重与一尊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与友人一同畅饮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夏日游寺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妖氛深蔽洛阳县,我生不识姚花面。
扬州风物旧曾游,佳种年深亦多变。
去冬淮上起边尘,不谓见花当此辰。
眼明忽忆往时事,世间尤物能移人。
公诗寄兴多高远,早悟色空香不染。
饱闻尝醉洛阳春,试比姚花定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