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子阳翁,服饵兼草木。
颓龄九十馀,忍死卧空谷。
朝剥桃皮食,暮赴黄水浴。
丹成入霞门,玉晨光照烛。
吾家子阳翁,服饵兼草木。
颓龄九十馀,忍死卧空谷。
朝剥桃皮食,暮赴黄水浴。
丹成入霞门,玉晨光照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子阳翁的老人,他以草药和果实为食,每日沐浴于黄水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九十多岁的高龄,他却选择忍受生命之苦,静静地躺在空谷之中,似乎在等待着某种神秘的转变。诗中提到,当他的身体经过这样的修炼后,或许能化作仙人,进入云霞之门,被神明所照耀。整首诗充满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长寿与超越生死界限的渴望。通过子阳翁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
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
成生貌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
玄冬起雷夏造冰,翻手作云覆手雨。
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
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
翠峰碧嶂郁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
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