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师垂手贵天真,肯事雕虫篆刻新。
只向平田浅草处,等闲推出玉麒麟。
宗师垂手贵天真,肯事雕虫篆刻新。
只向平田浅草处,等闲推出玉麒麟。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泰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中,诗人以宗师自比,强调其注重内在修养和自然天性,而非追求外在的艺术雕琢,如篆刻等技巧。他选择在平凡的田野和草地间寻找灵感,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就如同从寻常之处轻易展现出非凡的作品——“玉麒麟”,象征着卓越和不凡。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艺术创作真谛的理解,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不脱离生活的真实。
三径是生涯,朋游日已赊。
野情饶皓鹤,寒气入甘瓜。
移竹调风韵,疏泉浴月华。
尘埃应附势,不肯到贫家。
人意皆怀土,嗟君无故园。
欲行须尽室,此去又他门。
静里文章好,贫来节行存。
振淹知有日,倚伏岂虚言。
策名曾未几,奋迅出埃尘。
陋巷潜心久,亨衢得意新。
君恩方责报,民业近多贫。
莫学悠悠者,谋身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