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唱棹逐前艖,自觉江程晚更赊。
极浦雁行连螮蝀,夹洲渔火入蒹葭。
浪痕到石潮还信,人影移湾客未家。
莫向三山冲晦望,海天明日正晴华。
呼风唱棹逐前艖,自觉江程晚更赊。
极浦雁行连螮蝀,夹洲渔火入蒹葭。
浪痕到石潮还信,人影移湾客未家。
莫向三山冲晦望,海天明日正晴华。
这首《江晚》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呼风唱棹逐前艖”,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舟于江上,呼风唤雨,随波逐流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掌控欲,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豪迈与不羁。
“自觉江程晚更赊”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与行程的漫长。诗人意识到随着夜幕的降临,旅程似乎变得更加遥远,这种感觉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漫长与未知的隐喻。
接下来,“极浦雁行连螮蝀,夹洲渔火入蒹葭”两句,通过雁群与彩虹的并列,以及渔火在芦苇丛中的映照,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雁群与彩虹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而渔火则给人以温暖与希望,两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温馨的氛围。
“浪痕到石潮还信,人影移湾客未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动态美与人的孤独感。潮水拍打岩石留下的痕迹,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而人影在湾中移动,却仍未找到归宿,这一对比凸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追寻。
最后,“莫向三山冲晦望,海天明日正晴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态度。面对眼前的困境或迷茫,诗人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悲观,因为明天的海天将展现出更加美好的景象。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寓意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总有光明和希望等待着我们。
综上所述,《江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与哲学性的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动人的江边晚景图,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相互交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