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千仞处,徙倚得奇观。
剑指浮云冷,鸦飞落照寒。
附庸称小从,鼎立逼幽峦。
为念韶光逝,山灵诵到难。
振衣千仞处,徙倚得奇观。
剑指浮云冷,鸦飞落照寒。
附庸称小从,鼎立逼幽峦。
为念韶光逝,山灵诵到难。
这首清代诗人曾劭的《登天柱峰绝顶(其二)》描绘了登山者在高峻的天柱峰顶所见的壮丽景象。"振衣千仞处"展现了登临高峰时的豪迈与决心,"徙倚得奇观"则写出欣赏到的奇特景色。"剑指浮云冷"运用比喻,将峰顶指向天空的气势比作利剑直刺寒云,形象生动;"鸦飞落照寒"进一步描绘出夕阳映照下的寂静与凄凉。
诗人通过"附庸称小从"暗喻自己虽身处巅峰,但仍谦逊地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鼎立逼幽峦"则描绘了周围山峦环绕的雄浑景象。最后,"为念韶光逝,山灵诵到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山川灵秀之美的深深敬畏和难以言表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登高望远的豪情,又有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沉思,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特色。
君不见三四年间豺势横,厌食豚犬遂食人。
东村埋儿聚肩髀,西求唐子还葬魂。
缘箐黄茅去人远,过者十百须及群。
远道之人不问俗,往往力尽为所吞。
乌江东更骇听闻,争子母手食且奔。
儿啼直与骨肉尽,草剩一条生血痕。
时或置幼举室逐,归来幼子仍无身。
言之酸鼻不忍说,使我髯奋胸轮囷。
以人杀人罪且死,即尽族此偿宁均。
上世冥翨十二氏,掌除民害搜狉榛。
灵鼓炮石丧猛怪,日弓月矢歼妖昏。
及害于民物无细,戮及蛙黾非伤恩。
圣人吉凶与同患,蹄迹肯容中国存。
捕蝗杀虎载金布,此害况酷蝗虎伦。
去灾捍患竟谁事,责固在官不在民。
令众若从追胥法,一村人足攻一村。
大索三日定诛尽,虽有十翼无逃门。
百虫将军纵灵武,人力不助那由神。
伤心村农日赛祷,儿女不足增鸡豚。
去年赂请猎南里,归兵献获皆米银。
人豺夜行如楦麟,官豺昼聚称上宾。
邑中豺伯纵豺食,群豺饱卧东城闉。
民命若彼官若此,豺尔何幸遭此君。
方今犷兽颇乱狺,斩绝种类须良臣。
江华新收西原贼,南越未返楼船军。
书生手无斩马剑,高冠櫑具徒吟呻。
三尺枯柴坐无术,夜指天狼心若焚。
安得尔辈野性驯,一化麟凤之至仁。
《捕豺行》【清·郑珍】君不见三四年间豺势横,厌食豚犬遂食人。东村埋儿聚肩髀,西求唐子还葬魂。缘箐黄茅去人远,过者十百须及群。远道之人不问俗,往往力尽为所吞。乌江东更骇听闻,争子母手食且奔。儿啼直与骨肉尽,草剩一条生血痕。时或置幼举室逐,归来幼子仍无身。言之酸鼻不忍说,使我髯奋胸轮囷。以人杀人罪且死,即尽族此偿宁均。上世冥翨十二氏,掌除民害搜狉榛。灵鼓炮石丧猛怪,日弓月矢歼妖昏。及害于民物无细,戮及蛙黾非伤恩。圣人吉凶与同患,蹄迹肯容中国存。捕蝗杀虎载金布,此害况酷蝗虎伦。去灾捍患竟谁事,责固在官不在民。令众若从追胥法,一村人足攻一村。大索三日定诛尽,虽有十翼无逃门。百虫将军纵灵武,人力不助那由神。伤心村农日赛祷,儿女不足增鸡豚。去年赂请猎南里,归兵献获皆米银。人豺夜行如楦麟,官豺昼聚称上宾。邑中豺伯纵豺食,群豺饱卧东城闉。民命若彼官若此,豺尔何幸遭此君。方今犷兽颇乱狺,斩绝种类须良臣。江华新收西原贼,南越未返楼船军。书生手无斩马剑,高冠櫑具徒吟呻。三尺枯柴坐无术,夜指天狼心若焚。安得尔辈野性驯,一化麟凤之至仁。
https://shici.929r.com/shici/jcKUPKu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