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叶生元尧题听秋吟馆图二章·其一》
《为叶生元尧题听秋吟馆图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林涧有风为竽瑟,庭阶无雨亦萧森。

相喁天籁诗因壮,兀坐中宵气与沈。

急水三巴猿啸竹,危峰独屋虎听琴。

何如扫涤苍茫象,内敛元幽入寸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意境。

首联“林涧有风为竽瑟,庭阶无雨亦萧森”,以“竽瑟”比喻风吹过林涧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声音之美;“庭阶无雨亦萧森”则通过“萧森”一词,描绘了庭院在没有雨水的滋润下依然充满生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活力的美。

颔联“相喁天籁诗因壮,兀坐中宵气与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将自然界的声响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能够激发诗人的灵感,使诗歌更加壮丽。同时,“兀坐中宵气与沈”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坐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深沉。

颈联“急水三巴猿啸竹,危峰独屋虎听琴”,通过“急水”、“猿啸”、“危峰”、“独屋”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静态对比的画面。急流中的猿猴在竹林间啸叫,危峰上的孤独小屋中传来悠扬的琴声,这些声音与画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尾联“何如扫涤苍茫象,内敛元幽入寸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扫涤苍茫象”这一动作,诗人仿佛在心灵上进行了一次净化,让原本复杂多变的世界变得简单而纯净。最终,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内心的探索,深入到了诗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审美体验,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深远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赠朱中书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綵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0)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0)

秋色

丛丛紫翠作秋英,雨过闲阶洗倍明。

若比春花争得似,不输秾艳祇输情。

(0)

旅夜

天高野旷肃孤清,落木萧萧旅梦惊。

病马依人同失路,冷蝉似我祇吞声。

荒城月出夜逾悄,小阁灯残水忽明。

一卧沧江时节改,深杯柏叶为谁倾。

(0)

华山联

三峰三霄通,宝掌千秋留藓迹;

一岳一石作,金天万里矗莲花。

(0)

偈·其一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

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