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
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
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
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
穿杨折桂黄粱梦,庭下哦松白发秋。
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
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
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挽唐可竹》,表达了对故友唐可竹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兴衰的感慨。首句“穿杨折桂黄粱梦”以射箭和攀折桂枝比喻人生的功名之梦,暗示了唐可竹生前的抱负与理想;“庭下哦松白发秋”则描绘了他晚年在庭院中独自吟咏松柏,感叹岁月流逝,白发生疏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兴废乃关千古事,荣枯肯为一身谋”两句,诗人感慨世事沧桑,个人的荣辱得失相较于历史长河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江南有客朝金阙,天上无人记玉楼”借江南游子的形象,寓言唐可竹虽然离世,但他的精神或许仍在人们心中,而那些华丽的官邸已无人记得。
最后,“丹旐西风范阳路,行人回首忆林丘”以黑色的灵车(丹旐)在西风中驶过范阳路,象征着友人的离去,行人看到此景,不禁回想起唐可竹生前的居所和他曾经生活过的山林之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唐可竹生平的回忆和对生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沉痛感慨。
出城便与红尘隔,郊原乍开新霁。
远碧浮天,丛黄绣陌,春在板桥烟寺。花香数里。
正拂面轻寒,纸鸢风细。
竹院逢僧,石泉刚试煮茶水。
清明容易过了,爱光阴炊笋,谁证禅味。
野趣寻鸥,清游侣蝶,翻悔年年燕市。田歌唱起。
笑布地金多,太平欢喜。路入微茫,女墙斜照里。
最销魂、夕阳初暝,残红栖软芳草。
东风只顾催离绪,又放柳丝青袅。春易老。
问镜里歌前,几个朱颜好。描来恨稿。
怅一霎晨星,五更斜月,别恨系樯杪。
思君苦,病后重添懊恼。湖山谁共吟啸。
平芜尽处天涯路,扰乱雨情烟抱。相见少。
便不唱阳关,已是人愁倒。孤篷去了。
剩燕外秋千,莺边楼阁,花影动清晓。
脱裘聊买西湖醉,村醪乍添新价。
远寺藏红,荒汀冻碧,一二闲鸥潇洒。芦黏絮惹。
问鹤氅寻梅,蹇驴谁跨。
点缀苍寒,隔烟剩有钓鱼者。
清游更谁领略,浩然凝望眼,幽景难写。
秃树琼装,层楼玉耸,除是云林能画。青山睡也。
笑傅粉残妆,夕阳催卸。可惜南屏,晚钟容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