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人共讲《老子》诗》
《诸人共讲《老子》诗》全文
魏晋 / 湛方生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

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

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

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

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

鉴之诚水镜,法秽皆朗彻。

(0)
鉴赏

这首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湛方生所作,名为《诸人共讲<老子>诗》,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寻求精神净化的愿望。

首句“吾生幸凝湛”,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示自己有幸在心灵深处保持宁静,暗示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追求。接着,“智浪纷竞结”描绘出外界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如同波涛汹涌的智慧之海,让人难以辨清真伪,迷失自我。

“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进一步阐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容易失去本真的追求,仿佛在迷途中迷失方向,无法找到回归正道的道路。这种迷失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

“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纯净心灵状态的渴望,但现实中的重重障碍使得这一愿望变得遥不可及。这里的“故乡”象征着内心的净土,而“归途绝”则形象地描绘出通往心灵净化之路的艰难与阻隔。

“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强调了清除心灵上的污垢和杂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净化,才能让心灵得以安宁。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呼吁,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引用《老子》五千言,指出这部经典正是为了解救道德沦丧的社会而诞生。《老子》作为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其深奥的智慧和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找内心平静的途径。

“鉴之诚水镜,法秽皆朗彻”最后两句将《老子》比喻为清澈的水镜,能够映照出世间的一切,无论多么污浊的现象,在其面前都显得清晰透明。这不仅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通过内省和遵循道义来净化心灵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社会道德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净化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推崇与实践。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危机的一针强心剂,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坚守本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湛方生

湛方生
朝代:魏晋   籍贯:孝武帝时

湛方生,东晋诗人。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据他的《庐山神仙诗序》提到“太元十一年”一语,可知他当生活于东晋后期,孝武帝时人,曾任西道县县令、卫军咨议,后辞官归隐。《隋书·经籍志》载《湛方生集》共10卷,今佚。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9首,另有一些佚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和赋18篇。
猜你喜欢

雨夜舟中

连宵春雨洒征篷,独拥罗衾漏欲终。

千里怀人无远近,梦魂长在浙西东。

(0)

自题山水画册·其四

峰含晓日树含烟,野水微茫接远天。

如此溪山谁领取,风光输与钓鱼船。

(0)

发石坝往派尾

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

濛濛松顶雾,摵摵蔗田风。

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

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

(0)

夜坐

儿添炉火女温茶,坐待三更月影斜。

静夜耳鸣疑有雨,中年眼翳欲生花。

身鳏到处皆如客,亲老无时不恋家。

豪气元龙销几许,将寻野叟问桑麻。

(0)

舟次高良涧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

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

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0)

雨中泊舟虎牙潬南望荆门忾然有作

孟冬滞寒雨,弭棹苍江隈。

湓流忽雷呴,圆渊若云回。

水落沙渚出,气肃霜柯摧。

虎牙嵥竖起,荆门阙竦开。

溟濛远岩失,泐嵼曾厓颓。

兹水不可厉,兹山讵能排。

巴梁藉紟带,荆郢冯崔巍。

在德信作固,逆理翻为灾。

田戎与任满,覆车使人哀。

铁䨑亦易断,浮桥已成灰。

桓桓岑吴功,画像悬云台。

清时外户辟,岛夷重译来。

市舶恣径复,津吏不顾猜。

空潬隐战舰,古辟夷草莱。

军府辍右盼,羁旅徒心痗。短歌苦促迫,闻者姑裴。

窃比《剑阁铭》,愧非孟阳才。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