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怀林·其四》
《哭怀林·其四》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年在桑榆身大同,吾今?子非龙钟。

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的《哭怀林(其四)》。李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年在桑榆身大同”,诗句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如同夕阳西下,人到晚年,生命进入暮年阶段。“身大同”则暗示了生命的终结,与世长辞。这一句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吾今?子非龙钟”,这里的“?”字可能是个错别字或特殊符号,此处应理解为“哭”字,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痛哭流涕。而“非龙钟”则是对逝者年轻时活力四溢、精神饱满状态的回忆,与当前的哀伤形成对比,强调了失去好友的悲痛与不舍。

“交情生死天来大”,这句诗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永恒,即便面对生死的考验,这份情感依然强大无比。它超越了物质世界,成为了连接生者与逝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体现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丝竹安能写此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音乐与艺术难以完全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在面对如此深厚的友情与哀思时,任何外在的形式都显得无力,无法真正捕捉到那份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之深的感慨,以及对艺术表现力有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贽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命、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十六

三山掺别是前年,除夜还家翁已仙。

少小知怜今老矣,每因得句辄潸然。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五十二

城脚粼粼水一陂,水边杨柳映旌旂。

青郊绿野无穷意,寒食清明三月时。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四

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二

桂棹青溪夜泊船,胡床歇马坐江边。

一声笛罢不知处,两不交谈意已传。

(0)

六言二首·其二

暮雨带云凄涩,归时不脱渔蓑。

邻犬误疑客至,数声吠出烟萝。

(0)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其三

入谷但杳冥,欲忘人寰近。

烟霞谁与娱,烦君赋招隐。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