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前林,壮士中夜兴。
感此岁月晚,白发来无情。
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
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
天衢白日开,致主皎丹诚。
岂怀富贵念,但愧稷契朋。
栖迟客淮海,忧患相缠婴。
憔悴消壮气,饥寒费经营。
心期与外物,易失常难并。
萧条为斗粟,贫贱洛阳城。
我生亦有命,荣辱复何惊。
但惊岁律遒,慷慨怀平生。
呼儿致浊酒,长啸视青冥。
醉为梁父吟,吟终谁为听。
西风吹前林,壮士中夜兴。
感此岁月晚,白发来无情。
少年读诗书,意与屈贾争。
口谈霸王略,锐气虹霓横。
天衢白日开,致主皎丹诚。
岂怀富贵念,但愧稷契朋。
栖迟客淮海,忧患相缠婴。
憔悴消壮气,饥寒费经营。
心期与外物,易失常难并。
萧条为斗粟,贫贱洛阳城。
我生亦有命,荣辱复何惊。
但惊岁律遒,慷慨怀平生。
呼儿致浊酒,长啸视青冥。
醉为梁父吟,吟终谁为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在西风中夜里兴起,感慨于时光易逝、白发无情的境况。诗人以少年时读书、争辩诗书意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霸王雄略的追思和激昂的情怀。通过“天衢白日开,致主皎丹诚”一句,可以看出诗人的忠诚之心和对理想的执着。
然而,随后诗人又转而表达了对富贵生活的无奈,以及与朋友之间的羁绊和愧疚。接着,“栖迟客淮海,忧患相缠婴”等句子,则描写了诗人流离失所、遭受忧患的痛苦历程,以及壮气渐消、精力耗尽的现实。
“心期与外物,易失常难并”一句,更深化了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相悖离的感慨。随后的“萧条为斗粟,贫贱洛阳城”则是对物质困境和精神低落的直白表达。
最后,“我生亦有命,荣辱复何惊”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和超然态度。紧接着,“但惊岁律遒,慷慨怀平生”则是对年华易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呼儿、浊酒、梁父吟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在醉酒中寻求精神慰藉的苦涩心情。最终的“吟终谁为听”则是对人生孤独感和无声吟唱的悲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