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倅再示前韵继之二首·其二》
《杜倅再示前韵继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不惜分馀为借光,情同结客少年场。

谁知亲拜六篇语,全胜摇闻十里香。

自叹满头频献白,敢言三俎欲怀黄。

一瓶一钵烟波里,径入苕溪向水央。

(0)
注释
不惜:不吝惜。
结客:交友。
少年场:年轻人的社交场合。
六篇语:指文章或诗篇。
摇闻十里香:形容名声远播,如香气四溢。
频献白:频繁出现白发,暗示年老。
三俎:泛指贵重物品。
怀黄:怀揣黄玉,象征珍宝。
烟波里:形容江湖或水面的景色。
径入:直接进入。
水央:水的中央。
翻译
他不惜将多余的光分给别人,情感如同结交朋友的年轻人
谁料到亲自拜读你的六篇文章,胜过闻见十里飘来的香气
我自叹满头白发频繁涌现,哪里还敢说有心收藏珍贵的黄玉
带着一瓶一钵,行走在烟波江上,径直走向苕溪的水中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杜倅再示前韵继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和交流的热忱。

“不惜分馀为借光,情同结客少年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才华与朋友分享,不吝啬自己的才能,以此来维系青春时期的友谊。这里的“借光”比喻用别人的光芒来照亮自己,而“情同结客少年场”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谁知亲拜六篇语, 全胜摇闻十里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赞赏,并且认为这种才华超越了常人的认识,可以传播得很远。这里的“六篇语”指的是朋友所写的六篇文章,而“全胜摇闻十里香”则形容这六篇文章之美,能够使人在十里之外就能感受到其文学的芬芳。

“自叹满头频献白,敢言三俎欲怀黄。”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虚态度和对古代圣贤的崇敬。这里的“满头频献白”可能指的是诗人年轻时常常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以寻求认可。而“敢言三俎欲怀黄”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不敢自比于古代伟人,但内心中对他们有深深的敬意。

“一瓶一钵烟波里,径入苕溪向水央。”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适的自然景象。诗中的“我”手持酒具,行走在波光粼粼的溪流之中,直达那清澈见底的水中央。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才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意象。王洋在这首诗中不仅展露了自己的文学功底,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悼亡八首·其二

茂苑春光欲老时,垂青谁似小姑痴。

不嫌枯寂亏生气,偏遣芳馨活故枝。

万里远离名教网,百年牢繫爱情丝。

人生今日曾何有,踽踽徒吟残破诗。

(0)

蛾眉七绝百首·其四十四

南岭馀烽犹可燖,东墙阴影又相侵。

可怜歌舞燕台夜,一任踰垣莫与禁。

(0)

蛾眉七绝百首·其三十五

不碍游蜂且伐柯,前功欲竟苦心多。

当年暴客高声斥,此日邻墙低首过。

(0)

鸡鸣寺四首·其一

晨鸡喔喔莫相催,南国佳人梦未回。

东北焉归丁令鹤,豁蒙楼上一徘徊。

(0)

旅菲杂咏二十八首·其二十一

爽飒英姿遍国中,巍巍独立树高风。

可怜梨刹千尊像,铸造还凭美国铜。

(0)

偕游西湖杂写十四首·其十二

梦犹随月趁星辰,恋恋潜窥西子身。

香雾清辉花隐约,云屏斗帐玉横陈。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