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
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废园中重建梁园,栽种新竹的景象。开篇“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意境,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沧桑。
接着,“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表达了诗人在广阔荒凉之地寻找旧竹不果,最终却种植了新的竹子,这些新竹已经长成了。这里体现了自然界的更新换代,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与守护。
“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园中拆除旧墙,以便欣赏新竹之美。同时,通过静谧的窗前,听到竹间风声,体验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进一步渲染了景象,夜幕降临时,轻烟弥漫,新栽之竹在微风中摇曳,仿佛能听见秋天的呼唤,这些细节都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则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更加珍视这些新竹之美,而周围众多家庭中,却无一处能与之媲美,这种独特感受使得诗人对这片竹林有了更深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旧园与新竹、荒凉与生机,营造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守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