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被诗名系此身,思深山去避人群。
宝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
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
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老被诗名系此身,思深山去避人群。
宝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
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
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蒋堂为送别梵才大师回归天台山所作,表达了对大师的敬仰与祝福。首句“老被诗名系此身”,体现了诗人自己因诗歌而与大师结缘,诗名成为连接他们的一种纽带。第二句“思深山去避人群”,描绘了大师选择远离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宝台千尺隔江见”,以夸张手法描绘大师所在的天台山高耸入云,仿佛隔着江面也能遥望到那神圣之地。第四句“清磬一声归路闻”,通过清脆的木鱼声,传达出大师归山的寂寥与庄重。
第五、六句“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细致刻画了大师生活环境的清幽,月光洒在岩门上,扫地的动作融入了飘落的雪花,意境深远。
最后两句“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表达了诗人对大师能够在此找到心灵的清凉之地,过着清净生活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大师修行成就的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却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大师超凡脱俗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未能如愿的淡淡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