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
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
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
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
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
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
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
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
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
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
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
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阴沉的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诗中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情感波动。
首句“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描绘了春日里狂风大作,吹散了满地的花朵,使得天空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厚重的云雾所遮蔽。这种景象不仅突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接着,“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进一步渲染了阴郁的氛围。浮云在空中翻滚,似乎带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情绪,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而“去我止一握”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而又无力的焦虑。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的植物,通过描述树木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花朵迅速凋零,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描绘了夜晚降下的细雨,如同细丝般轻柔地穿过城市,既增添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复杂思绪。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面对如此景象,他感到的是愁绪而非快乐。这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即使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与哀愁。
“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则引入了战争的元素,通过“羽书”(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的急速传递,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徘徊的无奈与痛苦。
最后,“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方镐与泾阳的对比,龙的吟唱与清角的哀鸣,都象征着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而“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阴霾天气下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以及对人生、历史与未来的深切思考。
驱车入蜀时,有弟母不往。
留妇侍母傍,以子嘱妇养。
昨得阊门书,妇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弃官提辔鞅。
东驰三千里,鬻马求吴桨。
吴桨速如飞,归来拜堂上。
堂前去时树,已觉枝条长。
岂无怀抱感,为寿酌春醠。
前夜宿广文,叶响竹打雪。
昨夜宿广文,窗影竹照月。
赖此数竿竹,与我为暖热。
上有寒鹊栖,拳足如瘦蕨。
平明欲飞去,唶唶若告说。
我无喜可报,烦尔弄觜舌。
亦尝苦老鸦,鸣噪每切切。
为学本为道,穷蹙令素发。
但能得酒饮,终日自兀兀。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赪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辀。
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
忽闻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灵湫。
持牲遣吏诣其下,俎豆未彻升阴虬。
电光划划绕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斗猛云还收。
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雠。
黤霭阴黑若卷海,联绵霹雳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渎扬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