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头斜日挂亭亭,下俯珠宫紫贝庭。
江汉苍茫春望远,乡关迢递暮愁醒。
晴霏淡淡浮汀树,澄碧粼粼浸石屏。
未信渔舟能领此,白鸥万里整霜翎。
檐头斜日挂亭亭,下俯珠宫紫贝庭。
江汉苍茫春望远,乡关迢递暮愁醒。
晴霏淡淡浮汀树,澄碧粼粼浸石屏。
未信渔舟能领此,白鸥万里整霜翎。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烟波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句“檐头斜日挂亭亭”,以夕阳低垂的形象,暗示时间接近傍晚,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下俯珠宫紫贝庭",将亭子比作俯瞰珍珠般宫殿和紫色贝母般的庭院,展现出亭子的高雅位置和周围的奢华景象。
接下来,“江汉苍茫春望远”描绘了江汉水色浩渺,春天的景色开阔而迷茫,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辽阔与远方的乡愁。“乡关迢递暮愁醒”,在傍晚时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使原本的恬静画面染上了淡淡的哀愁。
“晴霏淡淡浮汀树”,晴空中的薄雾轻轻笼罩在水边的树木上,增添了朦胧之美。“澄碧粼粼浸石屏”,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石屏,波光粼粼,更显宁静与自然之美。最后,“未信渔舟能领此,白鸥万里整霜翎”,诗人感叹即使是自由自在的白鸥,恐怕也无法完全领略这如画的意境,只能独自整理着霜白色的羽毛,寓言自己对远离尘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烟波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