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其二》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其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0)
注释
长安:中国唐代的首都,代表繁华与归宿。
何处在:在哪里。
只在:仅仅在于。
马蹄下:马行走的地方,比喻即将到达或实现。
明日:明天。
归:返回。
为君:为了你。
急走马:迅速骑马,快马加鞭。
翻译
长安到底在哪里,其实就在马蹄声声所及之处。
明天就要返回长安了,为了你我将快马加鞭。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都长安的深切怀念和急迫的心情。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这两句通过对话的形式,既传达了对长安位置的询问,也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暗示着诗人对长安的渴望,如同骑在马上,不停前行,只为寻觅到那遥远的记忆。"只在马蹄下"四字,既形象地表达了急切的心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长安的无限眷恋。

"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这两句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决心和急迫。在这里,"明日归长安"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而"为君急走马"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庞㴶的情谊,以及为了见面而加快行程的心情。整体上,这两句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急切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厚情感。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岑参在诗歌创作上的功力,也反映出了唐代诗人们对于家国、友情的深切情怀。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白鹅潭眺望·其五

秋色苍茫入鬓蓬,潮鸡唤起越王宫。

龙嘘一气江天失,蟹食三秋水国空。

月下烹鱼催妇子,云边射雁戒儿童。

芦花宿处无人觉,跳白船轻任海风。

(0)

姬人新制琴囊赠以诗

每惜蛛丝十指萦,琴囊借得自琼琼。

外铺古锦鸳鸯厚,中衬文绫蛱蝶轻。

凤尾稍宽愁更剪,螺纹微损恨难成。

休教粉壁时时挂,懒作幽兰积雪声。

(0)

赠黄叟逸閒

八旬有二鬓如丝,见我能文十四时。

天为无书留古老,人因有道得期颐。

山蝉夜咽寒泉响,海鹤秋高白露姿。

拾穗相随吾未厌,西郊烟水岁寒宜。

(0)

赠墨西·其六

居近羚羊峡口东,蛮娘琢砚是乡风。

家家紫石为生计,一一青花出女红。

汝亦水岩真暖玉,多愁墨沈污寒空。

轻磨莫令沾濡甚,误点屏间惑乃公。

(0)

赠庞祖如·其三

平生师友与君同,白首无成愧义公。

血化不曾披宿草,心丧何处哭长虹。

门生呜咽休吹笛,弟子摧颓罢执弓。

野史相将多作传,两家传信表孤忠。

(0)

赠庞祖如·其二

白头不觉老丘园,谁识襄阳一士元。

世作甘泉高弟子,生为曲靖好曾孙。

遗书未少黄龙洞,素业犹多白苧村。

九十不妨还好学,猗猗淇竹为君言。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