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有二鬓如丝,见我能文十四时。
天为无书留古老,人因有道得期颐。
山蝉夜咽寒泉响,海鹤秋高白露姿。
拾穗相随吾未厌,西郊烟水岁寒宜。
八旬有二鬓如丝,见我能文十四时。
天为无书留古老,人因有道得期颐。
山蝉夜咽寒泉响,海鹤秋高白露姿。
拾穗相随吾未厌,西郊烟水岁寒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八十、须发皆白的老者,他见到诗人能文之时,恰是诗人十四岁的年纪。老者长寿,是因为他深谙天道,得以活至百岁。夜晚,山中蝉鸣与寒泉的声响交织,海鹤在秋日里展现出其白露般的优雅姿态。老者与诗人相伴,拾穗而行,这样的生活让诗人感到满足,西郊的烟水景色,在寒冷的季节里也显得格外宜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老者的长寿智慧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乱云愁绪孤帆外,随风飘著燕树。
倦程先雁下沧洲,寒带丁沽雨。甚一霎、飙轮过羽。
微尘惊见红桑古。
怕更倚危楼,海气近、黄昏换尽,酒边情素。
何况北极觚棱,东门帐饮,怨歌今夜难赋。
简书猿鸟意苍茫,空觅荒鸡语。梦不入、莼丝半缕。
商量听水听风去。
剩恨笛、飞声罢,寂寞鱼龙,觑人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