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
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
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玉砚加工图景。"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中的"嘘呵"形容玉石在工匠巧手中被细致打磨的声音,"肌理"指的是玉石的纹理,"泉润"则是形容经过加工后玉石表面光滑如同泉水般润泽;"拊摩"是轻抚玉石的动作,"德性"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格,这里借指玉砚的纯净无瑕,"玉温"则强调了玉石经过加工后的温润质感。
接下来的"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表达了工匠对待材料的敬意和精湛技艺。"毫发恨"比喻极小的过错或瑕疵,"何曾犯"意味着从未有过失误,"斧凿痕"则是指加工过程中可能留下的刀痕或瑕疵。这两句强调了工匠在玉砚制作过程中的细致和无可挑剔,展现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工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