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六》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其六》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

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

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0)
注释
催户:形容秋风强烈,吹动门窗。
相思: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柏香:柏树的香气。
石鼎:古代用来煮茶或熏香的器具。
游丝:比喻轻盈飘忽的物体。
霜髭:白发,这里指岁月的痕迹。
翻译
秋风催促着窗户摇曳,落叶引发无尽的思念。
柏木香气穿透石制香炉,我独自学习像游丝般飘忽不定。
帘子低垂,草亭静谧,篱笆边的菊花展现它幽雅的姿态。
世间万物同源于一气,繁荣衰败都只是这自然规律。
我正吟哦诗歌未竟,照镜子时却发现增添了白发。
鉴赏

这首宋诗《秋思十首(其六)》由郑刚中所作,以白居易诗句"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为灵感,表达了诗人秋日的思绪和情感。首句“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通过秋风和落叶描绘出季节更替与离愁别绪,西风吹动落叶,触发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接下来,“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借石鼎中柏香袅袅上升,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如同游丝般飘摇不定。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描绘了静谧的环境,帘幕低垂,草亭静谧,篱边菊花在秋风中展现出其幽雅的姿态,增添了诗中的淡泊与宁静。诗人感慨“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同一气息中起伏变化,无论是生如夏花的灿烂还是落叶归根的凋零,都是自然规律,人生荣辱也与此相似。

最后两句“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诗人沉浸在创作之中,但诗未竟,感叹时光流逝,镜中的自己已添了几缕白发,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古意·其十五

兔丝本无根,所恃惟茯苓。

茯苓在松下,兔丝长青青。

(0)

题画

古木不成林,风含太古心。

不须枝与叶,自可作悲吟。

(0)

白华园作·其六

溪鸣知水涨,木落觉山空。

野鹿閒相过,黄花食一丛。

(0)

怨歌·其三

妾为水中蘋,君作水中藻。

一浮与一沈,花叶难相保。

(0)

太湖怀范大夫

风流谁似大夫长,一载西施遂渺茫。

佳丽至今馀笠泽,精灵何处不夷光。

洞庭花枕鱼鳞屋,胥口云连玉屧廊。

终古红颜感知己,春来争荐早梅芳。

(0)

送李浣庐使君之湖北方伯任·其一

三年听讼已神明,爱士风流更擅名。

齐相最能知石父,鲁人那得目荆卿。

频为岳牧过南楚,遂使台门隔玉京。

一片恩波珠浦水,中含鲛泪送公行。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