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
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卿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
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
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
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卿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
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
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这首诗是王观国王奕的《水调歌头·和陆放翁多景楼》,创作于宋末元初。这是一首豪放派风格的词,采用了非常传统的意象来表达对历史、英雄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中“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用宏大的自然景观开篇,展现了一种无边界的情怀。紧接着,“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表达了超越时空的高洁情操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何代非卿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这一句中的“柴桑老子”是指东汉末年的人物管宁,他以隐逸著称。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保持本色的历史人物的赞美,同时对那些功名场中的人物如刘备持有不同的看法。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这句中的“鹿皮服”是指古代隐士的服饰,而“晋貔貅”则是比喻历史上的忠诚守卫者。这两者的结合,显示了诗人对过去忠贞与超然境界的情感共鸣。
接下来的“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则写出了诗人的行走之路和内心的感慨。这里的“东鲁”、“北固”是指具体的地名,而“感春秋”则表现了对历史更迭、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诗人在此用轻松自如的一笑来表达自己面对历史与个人情感时的心态。这里的“少陵”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别号,“莫枉少陵愁”则是在说诗人虽然理解和尊敬那些忧国忧民的历史人物,但并不想陷入过多的忧愁之中。
紧接着,“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这里提到的“萧锅”、“曹石”等是指历史上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苏吟”、“米画”则是对宋代诗人苏轼及其书法绘画的一种颂扬。最后,“黑白满盘收”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面掌握与欣赏。
“对水注杯酒,為我向东流。”这句写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之美时,借着酒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的眷恋。这里的“向东流”不仅是指酒水流淌,也象征着诗人的情怀随着时间流逝而去。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自我的深入思考。同时,豪放的用词和意境构建也让这首作品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