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
《送昭亭李道士归闽》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昭亭高隐倦淹留,归驭飘然下十洲。

我亦半生随泛宅,故园空忆洞庭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otíngdàoshìguīmǐn
sòng / xùn

zhāotínggāoyǐnjuànyānliúguīpiāoránxiàshìzhōu

bànshēngsuífànzháiyuánkōngdòngtíngqiū

注释
昭亭:一座山的名字。
高隐:高洁的隐士。
倦淹留:厌倦了长久停留。
归驭:驾车返回。
飘然:轻松自在的样子。
下十洲: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十洲仙境。
泛宅: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故园:故乡。
洞庭秋:指洞庭湖的秋天,象征家乡。
翻译
昭亭山高处的隐士厌倦了长久停留,驾着轻舟悠然离开十洲仙境。
我也半生漂泊,如同浮宅随波逐流,只能空想故乡洞庭湖的秋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送昭亭李道士归闽》。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

"昭亭高隐倦淹留"一句,描绘出诗人与朋友在一个叫做“昭亭”的地方聚会,那里的环境优雅宁静,以至于时间似乎都缓慢了下来。"归驭飘然下十洲",则是表达朋友即将启程的氛围,"归驭"意味着返回的马车,"飘然"形容心情的自由与轻松,而"十洲"可能是指返回途中的某个地方,或是一个诗意的地名。

接下来的"我亦半生随泛宅"一句,透露出诗人自己也曾长久地漂泊不定,就像漂浮在水上的屋宅一样。最后的"故园空忆洞庭秋",则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故园"指的是家乡或故土,而"洞庭秋"则是诗人心中美丽的记忆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乡愁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登仰贤祠

一登亭上一徘徊,仰止高山倚上台。

星斗至今犹北向,江流自昔尽东来。

好音隔叶空黄鸟,古刻横阶半绿苔。

千载文光长耿耿,当年佛骨久尘灰。

(0)

恣遨游,适情性,明月清风随所咏。安能呼起谢元晖,相从得句澄江净。·其三

高低树,远近洲,太平身世两悠悠。

洞箫吹醒坡仙梦,仰看一鹤横清秋。

(0)

东江夜泛用谢康乐诗句十韵·其二

泛金尊,乘白舫,仙客主翁争倜傥。

碧波倒浸玉芙蓉,醉坐江天爱平旷。

(0)

菜蒥

园菜何青青,春风蔼生意。

茂叶已充庖,灵根复萌肄。

伟哉君子心,于兹识真味。

荐之罗绮筵,令人薄珍异。

(0)

红梅夹竹图

罗浮仙子宴瑶池,香脸生春酒晕微。

欲吊湘灵无处觅,青鸾骑向月中归。

(0)

招贤里

公卿荐士久不作,此地旧有招贤名。

谁知燕台一抔土,可直全齐七十城。

魏阙遥遥楚天碧,满眼白云江水急。

小山丛桂不闻歌,秋空月冷黄金泣。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