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月溪水寒,漾舟时未己。
西泠何处村,望望茶烟起。
落月溪水寒,漾舟时未己。
西泠何处村,望望茶烟起。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江南水乡画卷。首句“落月溪水寒”以“落月”点明时间,夜色已深,月亮缓缓下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溪水寒”则通过触觉感受,渲染出夜晚水面上的清凉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美的氛围。
接着,“漾舟时未己”描述了诗人乘舟在溪水上漂浮的情景,虽未明确指出是何时何地,但从上下文推测,这可能是在月光下泛舟,享受着夜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未己”既可理解为“未尽”,即舟行未尽兴;也可理解为“无止”,即舟行无尽,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喜爱与留恋。
“西泠何处村,望望茶烟起”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景象。西泠,可能是地名或泛指某个方向的村落。诗人远眺,只见远处的村落中升起袅袅炊烟,这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寄托。这里的“望望”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目光的远眺,也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憧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水乡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月光下的溪水、轻摇的船只、远处升起的炊烟,以及诗人那份淡淡的忧愁与深深的喜悦。
幅巾饱看西湖春,徐行当车不动尘。
有时乘兴未遽反,武林无此寻春人。
湖山如螺湖水白,几见青天月生魄。
年年马上看吴娃,舞袖双裁越罗窄。
长安贵人百不忧,胡为亦复多穷愁。
出门载酒不可往,倚杖看雨如穷秋。
万事不由人作计,我欲除愁唯一醉。
此生已老复何求,五字但知公臭味。
春风吹雨山泽晴,青山有约翁有情。
故人官高少闲暇,可唤白鸥同此盟。